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错误伴随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其发生的必然性已经得到验证。因此有关错误分析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语言错误的本质以及探索纠正语言错误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时重文本轻口语,因此培养了一大批会考试而不会说英语的考试性人才。综合以上两个原因,十分有必要以国内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探索使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方法。国内外研究己证实,“重铸”是教师在二语课堂互动中常用的一项纠错策略。但是国内现有相关研究还未能对“重铸”进行全面地分析,尤其是中国英语口语课堂中的“重铸”现象。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提出基于“重铸”有效性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纠错”效果论题。试图找出在“纠错”环节哪些因素会对“重铸”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以指导将来的口语教学。本研究以interaction,noticing和input假说为理论支撑。在肯定“重铸”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围绕着纠错意识和态度,纠错方式,实际纠错应用,作者设计了问卷和录音两种数据收集方式以保证论证充分合理。问卷调查中,共有120位学生参与,调查结果根据专业和年级不同分为4组,另外有30位老师样本另分为1组。录音实验中,共收集到19课时近25.3小时音频数据。本研究分析方法为定量分析法,数据来源有两方面:问卷调查和音频数据。所有数据都及时导入计算机并用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实验环境下“重铸”的有效性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学生回应和语言输出上。在一些情况下其实用性也不如其他形式的反馈突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行为引导、课堂组织形式等等。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认为“重铸”的有效性易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重铸”的发生依赖教师引导和课堂活动的设置;不同水平学习者对“重铸”的“隐性纠错”特征接受程度不同;“重铸”对学习者“输出”的要求很低,其有效性得不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