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的饥渴》中爱的真相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的饥渴》是三岛由纪夫在发表划时期作品《假面的告白》后的第二年,即昭和二十五年发表的另外一篇长篇小说。这篇小说挣脱了社会环境和世俗要素的羁绊,是一篇反映以人性为重点的个人内心的作品。作品中的主要内容为,主人公自始至终在追求爱,最终却将她自己的爱及同她的爱所牵连的人们所毁灭。主人公悦子是个欠缺道德伦理观念的人,她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爱,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作者三岛由纪夫对于社会通俗道德伦理采取的是否定的态度,他一直在提倡一种反说的道德伦理。《爱的饥渴》可以说是三岛以他独特的道德伦理观为基础而创作成的小说。悦子将三岛的“人如果不爱某个人,那么必定爱着另外一个人,如果爱着某个人,那么必定不爱其他人”这一理论实践得非常彻底。她接受着文明社会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但与此同时,她却不断违反世俗的道德伦理,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爱和幸福。道德伦理与爱的关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三岛创作出这样一个看起来矛盾重重的人物显然是有其目的的。小说中描写的悦子同三位男性的关系是以不同形式及意义的爱成立起来的。“爱”是这部小说的主旋律,是诸种感情的矛盾的根源。那么《爱的饥渴》中的“爱”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拥有驱使人杀人的力量呢。这篇论文将借用艾里希·弗洛姆所阐述的爱的理论来探求小说主人公的“爱”的真面日和杀人原因。论文构成主要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爱的形态”、“人物的内部冲突”、“道德的丧失”、“爱的真相”以及“《爱的饥渴》与《狮子》”,本文将用这五部分对爱的真相进行探寻。论文第一部分的“爱的形态”中将主要分析女主人公和三位男性的关系,论述这些关系之间的本质和悦子的生存状态。第二部分的“人物的内部冲突”将以主人公和三位男性的关系为基础,探求主人公自身的内部矛盾和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的“道德的丧失”以道德为中心论述主人公道德伦理欠缺的世界。第四部分则将阐明爱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悦子的爱的本质及爱的真相。第五部分则是三岛的另外一部作品《狮子》和《爱的饥渴》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论证《爱的饥渴》中“爱”的本质。
其他文献
<正> 一艺术不只是认识目前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可说基本有两种观点、两派意见,这两者我都不赞成。第一派观点可称之为“否定说”,即公开或不公开地通过否认形象思维的存在,
通过分析地下水系统的Eh值及pH值对难溶物质溶解度和饱和指数的影响,得出溶浸剂pH值的变化是造成伊宁铀矿某矿床碱法地浸条件试验中出现化学沉淀堵塞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用CO2
站立及步行是人类很常见的运动,而站立及步行时足底与支撑面之间的压力分布反映了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信息.测量分析足底的压力分布有助于医疗诊断,疗效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快速敏感的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超声检查的应用,绝大多数异位妊娠已能在早期确诊,从而使许多未破裂的异位妊
<正> 铜、铁、锰、锌是人体必需元素,与代谢功能有密切关系。近有文献介绍,高度近视眼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病患者血液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异常。由于人头发中上述四种元素含
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关键在于教师。随着教育改革的兴起和推进,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更多了,新的教育理念倡导的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如何去做,如何才能以最有效的途
国家教育部2002年5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在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社会》
10世纪以来的农业复兴和商业复兴为欧洲商人阶层的出现和城市经济的兴起打下基础。德意志汉萨同盟的代表城市科隆和吕贝克正是此时繁荣起来。科隆和吕贝克间的渊源使得他们在
汉代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具有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且分布区域很广,其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甘陕地区出土的绘制画像砖与巴渝地区的刻制画像砖有着明显的差异
自1999年至今范小天神幻电视剧已播出五部,作家出身的范小天将文人对故事的敏锐融入电视剧创作,通过十多年的不断实践,把素材、渠道、人才、制度等一系列要素融入到其电视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