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的饥渴》是三岛由纪夫在发表划时期作品《假面的告白》后的第二年,即昭和二十五年发表的另外一篇长篇小说。这篇小说挣脱了社会环境和世俗要素的羁绊,是一篇反映以人性为重点的个人内心的作品。作品中的主要内容为,主人公自始至终在追求爱,最终却将她自己的爱及同她的爱所牵连的人们所毁灭。主人公悦子是个欠缺道德伦理观念的人,她孜孜不倦地追寻着爱,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作者三岛由纪夫对于社会通俗道德伦理采取的是否定的态度,他一直在提倡一种反说的道德伦理。《爱的饥渴》可以说是三岛以他独特的道德伦理观为基础而创作成的小说。悦子将三岛的“人如果不爱某个人,那么必定爱着另外一个人,如果爱着某个人,那么必定不爱其他人”这一理论实践得非常彻底。她接受着文明社会的教育,是现代文明人。但与此同时,她却不断违反世俗的道德伦理,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爱和幸福。道德伦理与爱的关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三岛创作出这样一个看起来矛盾重重的人物显然是有其目的的。小说中描写的悦子同三位男性的关系是以不同形式及意义的爱成立起来的。“爱”是这部小说的主旋律,是诸种感情的矛盾的根源。那么《爱的饥渴》中的“爱”是什么呢,它为什么会拥有驱使人杀人的力量呢。这篇论文将借用艾里希·弗洛姆所阐述的爱的理论来探求小说主人公的“爱”的真面日和杀人原因。论文构成主要有五个部分,分别是“爱的形态”、“人物的内部冲突”、“道德的丧失”、“爱的真相”以及“《爱的饥渴》与《狮子》”,本文将用这五部分对爱的真相进行探寻。论文第一部分的“爱的形态”中将主要分析女主人公和三位男性的关系,论述这些关系之间的本质和悦子的生存状态。第二部分的“人物的内部冲突”将以主人公和三位男性的关系为基础,探求主人公自身的内部矛盾和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第三部分的“道德的丧失”以道德为中心论述主人公道德伦理欠缺的世界。第四部分则将阐明爱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悦子的爱的本质及爱的真相。第五部分则是三岛的另外一部作品《狮子》和《爱的饥渴》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论证《爱的饥渴》中“爱”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