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旅游产业链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娱乐服务产业,涉及各个领域,备受关注。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出游过程中的主要载体,也同时成为旅游出行的重要研究方向,城市旅游景点公共交通的热点问题逐渐向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公共交通配套设施靠近。但是其研究的具体方法还尚未形成,目前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完整的定量研究。因此,寻求城市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定量方法迫在眉睫。论文首先对城市型公共交通旅游进行阐述,研究旅游目的地与客源特性之间的关系,在国内范围内,研究不同特性下的出行者旅游特点、旅游交通可达性影响因素,对于旅游出行过程进行出行过程研究。其次,论文提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定量研究方法来研究旅游景点空间结构以及其与公共交通形成的旅游出行方式链,在前人提出的可动性、易达性和通达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测度模型,根据可达性与旅游景点空间分布的量化关系引入旅游出行效用,提出了模型的三个基本指标:可达时间指标、可达费用指标和节点相互吸引力指标。同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法,对城市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布进行评价研究,并总结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对于公共交通规划和旅游景点布局的导向作用。最后,基于大连市中心城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路网结构,对大连市中心城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ArcGIS软件生成了大连市中心城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分值分布图、等时线图、交通小区可达性分布图等数据空间分析图。根据生成的图表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表明,大连市中心城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较好,北部地区可达时间过长,80%区域景点可达时间在60min之内,其内部差异比较明显,整个中心城区旅游公共交通出行费用在1~4元之间,50%地区在2元以内,对出行效用可达性分布分析,发现大连市中心城区在地域上呈现多点辐射圈层空间结构,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公共交通发展以及旅游景点布局的规划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