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兴起了一股产业转移浪潮,大批企业或者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际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发生了两轮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前些年为了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大多采取了产业集群式的发展方式。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企业间的组织形式,确实有效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较快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至今,也出现了各种问题,亟待进行解决和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和产业转移之间本身便存在较强的联系。产业转移能够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而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发生集群内产业的转移。因而本文将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升级结合起来,试图探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新机制、新模式。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结合理论和皖江城市带的实例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效应,希望能对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论述框架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产业集群及其升级的基本概念界定,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第三部分探讨当前背景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其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揭示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升级的风险与挑战。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可以直接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影响集群内的内部要素,进而间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当然承接产业转移也会给集群升级带来协调失效、价值链低端锁定、环境污染等风险。第四部分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其升级转型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分析认为皖江城市带内的产业集群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具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集群升级的条件。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分析给出了皖江城市带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集群内产业合作、创建集群品牌等。
其他文献
用臭氧对神经性化学战剂的模拟剂氯磷酸二苯酯(DPCP)进行洗消,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O2流量、放电功率、放电室压力、反应温度、初始浓度和O3流量等因素对DPCP降解率的影响。
用NaY沸石制备了负载二元金属Ni和Ce的NiCeY燃料油脱硫吸附剂,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NiCeY沸石对模拟燃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正辛烷/DBT体系中,NiC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脏腑相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黄帝内经》中就有很多论述表明了肺、大肠以及皮毛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呼吸系统和消化
中国历代开明君主无不将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视为封建帝国强盛的基础,并采取经济、政治措施来“催化”扶植。然而王朝演进的过程却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相反的结局:封建统治
会计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文章针对新形势下会计监督弱化的表现, 分析了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 提出充分发挥
为了考察离子液体的生态毒性,研究了5种离子液体及其浓度变化对3种农作物发芽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就种子发芽这一生态毒理指标而言,不同作物对离子液体毒性的敏感程
文章在整理古今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传统中医思维与方法,通过分析肺与大肠"相合"与"相表里"各自的含义,提出"相合"是"相表里"的内在依据,"相表里"是"相合"的生命体现。临证应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观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一种体认。魏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坚持大语文阅读教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是以邺下文人集团为拟作对象的组诗,有关《邺中集》的真实存在性及拟作舍孔融而加曹植的作法历来存有很大争议,本文通过考证、推论,认为《邺中集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肺与大肠证候的演变及关联情况。方法:收集127例ALI/ARDS患者,于第1、3、7天观察记录四诊资料并判断肺与大肠证候类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