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桥梁结构时,封闭交通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开放交通条件下进行桥梁加固,车辆行驶会诱发桥梁产生振动,从而对新浇筑混凝土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混凝土终凝前时间分为凝结初期和凝结中期并分为7个时段,连同基准组在内设计了24个立方体试件和48个新旧混凝土Z型直剪试件,通过室内振动台提供扰动,同时利用声发射设备实时监测试件损伤过程,从宏观强度和细观微裂纹角度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在混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桥梁结构时,封闭交通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开放交通条件下进行桥梁加固,车辆行驶会诱发桥梁产生振动,从而对新浇筑混凝土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混凝土终凝前时间分为凝结初期和凝结中期并分为7个时段,连同基准组在内设计了24个立方体试件和48个新旧混凝土Z型直剪试件,通过室内振动台提供扰动,同时利用声发射设备实时监测试件损伤过程,从宏观强度和细观微裂纹角度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在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试验中,以抗扰动系数Ki作为抗扰动性的评价指标。研究发现: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凝结初期扰动后试件抗扰动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凝结中期扰动后试件抗扰动系数逐渐增大,并通过实测数据建立抗扰动系数K关于扰动时间t的拟合方程。通过声发射b值和能量,从初始微裂纹数量角度揭示了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强度变化的原因。在新旧混凝土直剪试验中,根据界面处理方式的不同将试件分为刻槽(KC)试件和植筋(ZJ)试件两组。研究发现:凝结初期受扰动,刻槽试件峰值荷载逐渐增大,凝结中期受扰动,试件峰值荷载低于基准试件但仍呈增大趋势;结合DIC分析对刻槽试件进行损伤阶段划分,发现凝结中期扰动试件损伤较大;同时还通过分析声发射事件点分布,发现试件损伤主要集中在刻槽处。根据声发射能量和荷载曲线对植筋试件进行损伤阶段划分,并通过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法将试件损伤分为剪切破坏和拉伸破坏,发现初始损伤越大,试件剪切破坏事件点所占比率越高,破坏模式分类边界RA值越大,反之则越小。通过模糊C均值法对试件损伤进行分类,发现早龄期扰动后,试件初始微裂纹越少,界面开裂比率越高。同时还得到了早龄期扰动后试件的抗扰动系数K关于扰动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可用于工程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文本是罗德尼·赫德尔斯顿与杰弗里·K.普尔曼共同编写的《剑桥学生英语语法》(A Student’s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Grammar)中的第八、九章。该书是一本描写性语法教科书。第八章“否定及其相关用法”主要讲述了否定的类型;第九章“小句类型:请求、感叹、指示”主要讲述小句类型以及小句类型表达的言语行为。论文开篇部分将介绍所选著作、著
本文是基于《仅限会员》第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这部小说是美国小说家萨米尔·潘迪亚的代表作之一,文本讲述了印裔美国大学教授在私人网球俱乐部与一名非洲裔潜在新会员发生口角后,被网球俱乐部的白人会员斥责为种族主义者因此退出了俱乐部的故事。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论述了词汇、句法和修辞三方面的翻译难点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词汇层面的难点,主要包括外来词的翻译、俚语的翻译和一词多义的翻译,译者分别采用直译、意译、引申
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的翻译实践是基于《剑桥学生英语语法》第三章的部分内容。原文本是由罗德尼.赫德尔斯顿和杰弗里.K.普尔曼共同撰写的一本旨在为不精通语法和没有语法基础的人理解英语语法的描写性语法书。目前为止,原文本未有中文译本。语法学习一直是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一本好的语法书能够打开学习者的视野,因此译者翻译该文本以期以全新的视角来帮助语言学习者学习英语语法。原文本中大量的语言学知识点
在众多二次电池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无记忆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受其高成本的限制而无法在大规模储能技术中得到应用。由于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且成本低廉,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技术中有明显的优势。钠离子层状氧化物负极材料Na2Mn3O7又名为Na2[Mn3(□Mn)1/2]O7(□Mn为过渡金属空位),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1,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能可逆脱
熔盐堆(MSR)以其固有安全性、核资源有效利用、中子经济性、燃料循环和防止核扩散等优点被认为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中最有前途的系统之一。从长远来看,需要更高的温度来提高MSR效率,并提供制氢所需的高温热量,然而合金在更高的温度下将失去强度。C/C复合材料是性能优越的高温材料,是目前已知最耐高温的材料之一,并已经被确认为第四代核电站的候选材料。C/C复合材料与熔盐兼容,在熔盐反应堆中的潜在应用是控制棒套
基于声发射技术适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损伤评估与结构的实时健康监测。材料内部损伤时释放的瞬态应力波携带着大量的损伤信息,因此,声发射无损检测技术针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细观层次上破坏机理的识别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基于声发射能量、峰值频率和幅度等特征参数的分布规律,识别了弯曲应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损伤过程和损伤模式。依据荷载曲线、声发射能量和b值识别了弯曲应力状态下钢筋混凝土
研究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温度场及热应力特征,揭示大坝裂缝产生机理,提出具有针对性温控防裂措施,这对于解决大温差地区碾压混凝土坝热裂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某水库为工程背景,基于坝体现场监测数据、参数试验、实际浇筑情况等,开展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期温度场和热应力分布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坝体温度及应力演化规律,找出了大坝可能开裂区域、开裂原因、影响因素及表征变量,确定了温差临界值及混凝土浇筑
研究寒区工程地基的水热特征是揭示冻害产生机理和进行冻害治理的基本依据。合理的选择边界条件是能准确、高效的计算其水热场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使用分离变量法对周期边界条件下有限介质热传导问题进行了求解,建立了热边界条件等效关系,对计算时边界条件的选取进行了简化。依托实际工程对寒区地基的水热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冻土地基水热特征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最后,对道路改建工程冻土路基的水热特
内蒙古河套平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毛细作用剧烈,水分与盐分在赋存气候环境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常引发路基盐渍化等路基路面病害,影响该地区路基路面整体强度与稳定性。为此,利用土柱试验与缩尺路基实体模型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研究了路基内部水分场、盐分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河套灌区防治盐渍化的工程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研究区的赋存环境条件,并从典型路段路基不同深度(10 cm、30 cm、50
窑居建筑是原始洞穴居住形式的延续与发展,是几千年华夏史中传承农耕文明的载体,山西境内山峦起伏、北高南低且南北狭长,气候变化显著,南北差异大,使得同为山西传统窑居其建筑样式和外部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尤其朔州窑居地区特色显著。当地居民凭借土质细密干结,容易挖掘这一特点,因材施用造就了传统样式的窑居,随着建筑材料的丰富与营造技艺的成熟,人们逐渐发展形成窑居建筑的独特样式。近年来对传统窑居建筑改造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