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清骨散治疗阴虚内热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观察中药汤剂加减清骨散联合三阶梯止痛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的疗效,以期达到提高三阶梯止痛效果,减少止痛药物使用剂量,减轻止痛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仅用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治疗组使用加减清骨散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卡氏评分、止痛药物用量、爆发痛次数、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1.治疗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人均爆发痛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在止痛药物剂量的比较中,治疗组中度疼痛患者止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疼痛患者的比较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止痛药物用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情绪、睡眠以及生活兴趣这四个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情绪这两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行走能力、日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兴趣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在中医症状方面,治疗组五心烦热、骨蒸劳热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加减清骨散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骨转移癌疼痛具有更高的疼痛缓解率,能更有效的缓解疼痛,可以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爆发痛次数,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治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肿瘤耐药是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具有耐受性的现象,它不仅使药物疗效减弱,而且常常导致肿瘤化疗失败,是影响肿瘤复发甚至转移的重要因素。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
目的回顾性分析4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为嗜铬细胞瘤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8月~2016年2月40例嗜铬细
目的:盆底超声应用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探讨。方法:70例FPFD患者中有35例尿失禁患者,将其作为失禁组,将35例器官脱垂者作为脱垂组,35例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0 kV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不可替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0 kV配电线路的设计路径复杂,易受地理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此外,10 kV配电线路直接与客户端相连,供电状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解毒消瘤方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脾虚瘀阻证病人的客观疗效,包括主要症状的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毒副反应的改变情况。全而评价健脾化瘀解毒消瘤方治疗进展
目的乳腺癌作为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妇女健康的共同威胁。化学药物一直是临床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自身的副作用以及长期应用后肿瘤细胞的抗药性使其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揭示其检测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在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利用酿酒酵母静息细胞转化合成2-苯乙醇,确定了静息细胞转化菌龄、转化液缓冲液体系和辅酶NADH再生辅助底物。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用Plackett-Burm设计从影响转化6个因素中筛
癌症治疗中传统的放疗和化疗被毒副反应和癌细胞多发的多药耐药性阻碍,研制新形式的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改变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方式,从而彻底治愈肿瘤仍是当前的研究的热点
<正>三方为主体的特殊劳动关系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新型用工方式,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与传统的劳动用工不同,呈现出多维复杂的结构。因为在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与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