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是各地区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虽然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速度较快,但是经济增长仍然有减速趋势,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看,创新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创新又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紧密的关系。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大多数地方的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技术创新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本文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为指导,从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门槛效应回归方法和空间效应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探讨了2011年—2019年全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门槛效应和调节作用的存在性和作用效果,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首先,论文对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以便了解相关领域的现状及当前进展;其次,界定了本文中使用的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同时论述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和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为实证分析进行了铺垫;第三,利用门槛回归的方法,对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面板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然后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区域样本,分别对四个区域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检验,对存在门槛效应的区域进行模型分析,最后将各区域门槛模型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第四,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效应。先利用GIS空间可视化的方法对全国各省份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时空演变进行可视化表达及分析。然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对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效应。然后分别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区域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将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初步结论。第五,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第一,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从总体上看,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我国产业结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驱动力相对薄弱,而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增强。在中部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在东北地区,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出“U”形。第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全国范围内,技术创新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都会因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入而增强,技术创新会促进本地地区的增长,但是会抑制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西部地区表现出与全国水平同样的现象;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为正,说明技术创新不仅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有产生溢出效应,从而促进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同样,产业结构升级会增强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被誉为好莱坞“鬼才”的导演蒂姆·伯顿,他的作品一方面在商业性上有着对于全球票房的绝对号召力,另一方他在作品中独有的艺术性表达构建出了另类、独特、怪诞、充满幻想的强烈个人风格。通过对于当下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及后现代主义相关理论研究,结合蒂姆·伯顿的电影文本,不难发现在他电影中的种种元素都带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印记,并契合着后现代主义文化视域。后现代主义是随着西方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后工业社会”理念
学位
本文通过韩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一窥在已进入“老龄社会”的韩国,老年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以新世纪以来韩国现实题材电视剧为研究文本,对其中老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通过时间和空间两大叙事特征,剖析老年人所面临的社会性问题。文章主体的五个章节中,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韩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概括说明老年人形象近二十年的类型演变以及演变背后的社会原因。第二部分以空间作为分类依据,将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划分为社
学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大概于2013年左右,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了经济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追求数量粗放扩张转变为追求质量提高效率,而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南北经济差距急剧扩大,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近期我国南北经济急剧分化问题的研究已经极为迫切。为此,本文选择对近期我国南北经济急剧分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针
学位
近年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农业农村工作中的惠农实践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工作。媒介作为既作为一种中介,也作为一类主体,参与进惠农实践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整体性地总结哪些媒介参与到惠农实践中并探索其效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为研究田野,尝试考察多种媒介参与到太平乡惠农实践的应用情况,梳理
学位
东亚各国相近的地理位置和相似的儒家文化根基是东亚地区文化一体化形成的基础,东亚意识是东亚地区文化一体化的核心。东亚意识是指基于“儒学文化圈”影响下形成的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亚地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的一种区域群体意识,是对东亚文化的通约认知,既是一种区域内生的自我体认,也是区域外部对于东亚地区共性的指认,更是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民族历史观念、地域社会伦理文化和艺术美学思想三个维度的集合体。本文以新世纪
学位
土地利用状况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重要表征。土地利用评价是认识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土地利用调控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对土地利用特点、利用结构、利用功能、利用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可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哈长城市群作为东北地区发展引擎,面对区域城市收缩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现实需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功能、效益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着东
学位
媒介变革语境下,传统戏剧艺术行业日益式微,作为人类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戏剧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显著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媒介多元化发展的冲击下开启媒介融合的重塑尝试。全球新冠疫情期间,以互联网平台为传播载体的“线上戏剧”的重现,是技术发展与艺术前进语境下的时代性产物,是衔接传统戏剧与未来戏剧的中间枢纽,其在戏剧发展进程中起承上启下作用,赋予日益式微的戏剧艺术以全新活力,推动传统戏剧文化经久不衰,启
学位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汇载体,其储存量超过了大气和植被中碳的总和,储量的较小变化都会对大气碳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土壤碳库的稳定与外源碳的输入、碳滞留时间以及土壤呼吸等碳过程密切相关,这些都极易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变暖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土壤碳循环。苔原生态系统因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弱、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对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长白山苔原带为研究场所
学位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的媒体接触愈发频繁,网络成为个体接收、生产以及分享信息的重要场所。同时,大量舆情事件在网络上产生和发酵,个体的信息活动和社交互动也大量涉入到网络舆情事件中。当前中国处于社会急剧转型和价值观更加多元时期,涉及社会道德评判的事件逐渐增多,都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公益舆情事件发生地愈发频繁,网民也更容易地通过网络卷入到公益舆情事件信息、讨论和传播中,在
学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探究流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已成为当前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热点。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探讨国际河流水资源时空变化并进行归因分析,对跨境水资源合理分配、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白山区国际界河——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中国一侧作为研究区,从蓝、绿水资源视角出发,利用SWA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