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肠道氧化应激损伤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硒是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中心,适量摄入硒能够提高人体内硒水平,使该酶活性增加,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通过使用硒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评价其短期疗效,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结肠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肠道氧化应激损伤是UC的重要发病机制,硒是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中心,适量摄入硒能够提高人体内硒水平,使该酶活性增加,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通过使用硒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评价其短期疗效,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连续选取2019.12-2020.12期间,就诊于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这些患者都依据临床表现及内镜检查诊断明确,并依据改良Mayo分级分为轻度及中度。使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硒酵母组(联合用药组)和美沙拉嗪组(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及灌肠治疗,其中联合用药组给予硒酵母片和美沙拉嗪,而对照组单独给予美沙拉嗪,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便常规、大便次数、血沉(ESR)、及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h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有5例退出,其中硒酵母组2例,美沙拉嗪组3例。完成治疗随访共65例,硒酵母组33例,美沙拉嗪组32例。结果: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的一般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联合用药组使用硒酵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0.034,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便潜血阳性率为96.97%,治疗后阳性率为30.30%,对照组治疗前便潜血阳性率87.5%,治疗后阳性率59.38%,两组对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T=0.018,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排便次数为(4.39±1.94)次,治疗后为(1.67±0.74)次,对照组治疗前为(4.56±1.76)次,治疗后为(2.06±0.80)次,两组对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Z=4.094,P=0.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血沉为(26.12±12.97)mm/h,治疗后为(12.09±6.35)mm/h,对照组治疗前(25.13±13.26)mm/h,治疗后(16.22±13.26)mm/h,两组对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T=-2.173,P=0.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为(5.92±0.42)U/L,治疗后为(4.08±0.28)U/L,对照组治疗前为(5.82±0.28)U/L,治疗后为(5.35±0.29)U/L,两组对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T=-17.782,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为(84.65±4.74)U/L,治疗后为(96.70±5.43)U/L,对照组治疗前为(84.33±4.05)U/L,治疗后为(92.01±4.77)U/L,两组对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T=3.697,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硒酵母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损伤,表现在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降低与抗氧化酶GSH-Px的增高,短期内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为UC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
其他文献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型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目前针对早期NSCLC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晚期NSCLC常选择包括靶向治疗和放化疗在内的联合疗法。双皮质素样激酶蛋白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是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并且是癌症治疗的激酶靶点。虽然有多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为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临床证据,为直肠癌诊疗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腹腔镜组(LRR组),选择同期符合标准的行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开腹组(ORR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慢性应激建立理想的HDP动物模型,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不同职业与HDP的关系。方法:1.实验动物:本研究使用雌性SHR与雄性WKY大鼠合笼分娩的子一代雌性BHR作为实验动物。2.分组及建立模型:雌性BHR大鼠与雄性WKY大鼠合笼见栓后随机分为应激组与对照组,应激组给予游泳、换笼、光照、黑暗、寒冷、束缚等刺激,对照组不作处理。3.监测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压、尿蛋白及血浆和肽素水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1.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患者48例、诊断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的患者45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至我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其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及化学
杨梅素(3,5,7,3’,4’,5’-六羟基黄酮醇)是一种从植物杨梅中提取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心血管治疗、内分泌疾病治疗和镇痛等多种治疗作用和药理活性。而且杨梅素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细胞功能的情况下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是一种治疗肿瘤、炎症、内分泌疾病的候选新药。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UGTs)能够代谢分解如胆红素等多种小
第一部分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核磁总体负担的影响因素目的:探索影响老年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总体负担的因素,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老年CSVD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CSVD患者203例。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计算机全面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12月,收集所有利妥昔单抗治疗NMOSDs的试验。对于纳入的随机
目的:通过研究围绝经期女性宫腔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宫腔良、恶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指导临床更规范的治疗良性病变;更及时、更准确地发现恶性病变,防止漏诊、误诊,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07例经阴道彩超(transvaginal ultrasound,TVUS)提示宫腔占位,进一步行宫腔镜检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单周方案(TP方案)用于Ⅲ期胃癌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设计采用双臂、随机对照试验,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4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临床Ⅲ期胃腺癌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TP组)和对照组(SOX组)。所有患者先行新辅助化疗3周期。休息4周,复查评估,再行胃癌D2根治术。术后原方案行辅助化疗5周期,随访。TP组应用单周TP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的临床表现的特点,探究患儿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抑制性腺发育进程、改善成年后终身高的疗效有无显著性差异,从而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40例ICPP女童的详细病历资料。由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