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情绪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是近年来引发越来越多关注的热门话题。2008年金融海啸的爆发凸显了市场非理性因素巨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过去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得出了市场情绪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研究结论,但大都立足于证券市场投资者、房地产市场参与者等主体的情绪变动,鲜少有学者将商业银行主要决策者——银行家作为情绪研究的主体。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与资本市场发达的欧美等国家大有不同。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中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泛的参与主体,通过各种形式的银行信贷活动占据着融资市场上绝对的主导地位。银行家情绪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向、决策风格、放贷意愿等息息相关,可以通过影响信贷规模进而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即银行家情绪高涨会推动经济周期走向繁荣,反之则会加速宏观经济衰退趋势。本文选择银行家情绪作为切入点,选取可以代表银行家信心变动趋势的指数型指标——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从中提取与基本面信息无关的非理性部分得到银行家情绪代理变量。在银行家情绪对经济周期波动存在正向影响这一理论框架下,深入探讨其影响机理。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贷传导途径同样可以在银行家情绪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传导过程中发挥中介桥梁作用。货币政策的放宽与收紧调整反映着国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与调控,可被视为一种“国家情绪”或“政策情绪”,与银行家情绪变量相较而言,都具备原发性、可传导性以及与银行主体密不可分等特性。本文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的理论成果借鉴至银行家情绪传导路径的讨论中,还关注到过去关于银行信贷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以银行贷款表示银行信贷,但事实上,随着银行信贷业务范围拓展与业务形式创新,以及市场融资需求与监管政策的演变,方兴未艾的影子银行成为银行信贷中除传统贷款外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起受制于监管约束的传统贷款,影子银行根植于银行体系却受到较少的监管约束,形式更为灵活多变,其规模收张更可能受到银行家情绪变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分别提出在银行家情绪影响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的是传统贷款和影子银行两项主要假设。在实证检验部分,本文选取2005年第一季度到2018年第四季度作为样本区间,尝试引入社会科学类研究中常用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以银行家情绪作为主要解释变量,经济周期波动作为被解释变量,银行信贷中的传统贷款和影子银行两部分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对银行家情绪影响经济周期作用机理的理论假设开展相应的实证检验。通过分别检验传统人民币贷款和影子银行两种信贷形式在银行家情绪影响经济周期过程中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证实了本文结论:银行家情绪变动可以经由银行信贷渠道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在此过程中发挥中介传导作用的并非传统贷款,而是影子银行。变换情绪变量提取方法和规避数据处理误差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为模型的稳健性提供了证据。此外,通过对传统贷款中介效应不显著的可能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银行信贷中的传统贷款部分仅可以作为政策情绪的传达器,因受到货币政策等国家政策的严格监管,由银行家自身非理性情绪波动左右的空间很小。最后,通过表内贷款和表外影子银行的相关性检验及新增趋势分析,排除二者间可能存在的此消彼长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支持本文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