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424-5p通过GPR30/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宫颈癌的增殖、迁移和凋亡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癌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复发、转移、扩散等问题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和放疗为主。虽然,大部分早期患者可以治愈,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于晚期和复发的患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因此,急需寻找更好的靶向治疗手段来挽救患者的生命。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 RNA)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功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明mi RNAs在宫颈癌中出现异常表达,并通过靶向调控其下游蛋白影响宫颈癌的进展,可作为诊断宫颈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mi R-424-5p参与多种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而关于mi R-424-5p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迄今为止少有报道。新型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是一种新型雌激素膜受体。一方面,GPR30可以与雌激素特异性结合,启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等信号通路促进肿瘤进展。另一方面,它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促使血管形成,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GPR30在宫颈癌中高表达,那么,GPR30影响宫颈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发病机制中,是否有mi R-424-5p的参与?mi R-424-5p是否通过靶向GPR30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其具体作用机制如何?有待做进一步研究进行证实。为此,本研究通过过表达mi R-424-5p或抑制mi R-424-5p表达,探究mi R-424-5p对宫颈癌He La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研究mi R-424-5p与GPR30的靶向关系,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进一步寻找新的靶基因和调控机制,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潜在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将宫颈癌He La细胞分为:NC mimics组(转染mi R-424-5p模拟物阴性对照)、mimics组(转染mi R-424-5p模拟物)、NC inhibitor组(转染mi R-424-5p抑制物阴性对照)、inhibitor组(转染mi R-424-5p抑制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RT-PCR)检测转染效果;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转染后宫颈癌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使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来检测克隆形成的能力;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 R-424-5p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实验初步验证mi R-424-5p与GPR30的靶向关系;使用q 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再次确定mi R-424-5p和GPR30的靶关系;WB实验检测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西罗莫司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发现,过表达mi R-424-5p会导致He La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和伪足减少;mimics组中He La细胞增殖、克隆、侵袭、迁移能力显著低于NC mimics组,而inhibitor组明显高于NC inhibitor组;mimics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NC mimics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NC mimics组,而inhibitor组则出现相反的结果;与NC mimics组相比,mimics组中He La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多,而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NC inhibitor组。靶基因预测及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GPR30是mi R-424-5p的直接靶基因;宫颈癌组织中mi R-424-5p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而GPR3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mimics组中GPR30、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AKT、磷酸化西罗莫司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p-m TOR)/m TOR的表达量显著低于NC mimics组,而inhibitor组明显高于NC inhibitor组,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综上所述,mi R-424-5p的低表达可能促进宫颈癌的进展,而过表达mi R-424-5p可显著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克隆、侵袭、迁移和细胞周期的进展,并诱导细胞凋亡。mi R-424-5p可能通过GPR30/PI3K/AKT/m TOR轴影响宫颈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探究血常规指标与不同类型突聋患者发病及疗效的相关性,进而为临床诊治及评估突聋患者预后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收住院治疗的突聋患者430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本科室住院但不伴有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物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期在满足镇痛需求的同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术前针吸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80例,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所有患者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签署麻醉知情同
目的:1.分析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性诊断肿块型乳腺肿物的效能。2.研究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MRI)联合DWI对肿块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3.探讨ADC值及DCE-MRI半定量参数在肿块型乳腺癌不同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方法:1.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因乳腺肿
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发生过程中,炎症反应及衍生炎症因子大量参与其中。文章主要探讨反应炎症状态的新型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DL cholesterol ratio,MH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目前已经成为了女性同胞因疾病致死的前几位。该病现阶段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过去十年其病死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但一些难治性宫颈癌及晚期患者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导致疾病复发及转移,对女性生命安全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微小RNA是内源性的,以单拷贝及多拷贝的形式存在。近年来,多种短链RNA被发现对宫颈癌细胞的存活、生长、增殖以及侵袭转移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具
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arbon monoxide-releasing molecule-2,CORM-2)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选用不同浓度的化学缺氧剂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联合无糖Earle,s平衡盐溶液(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EBSS)对CHO细胞进行糖氧剥夺(oxygen-glucose depr
学位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时结构异常中鼻甲的不同处理策略对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1.病例收集:选入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CRSsNP伴中鼻甲结构异常患者行FESS治疗。入选本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均持续或间断超过3个月,符合2018年CRSsNP诊断标准,除前鼻镜、鼻内镜检查,还有鼻窦CT检查作为客观依据,均被诊断为C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虚拟去钙(Virtual noncalcium,VNCa)技术、电子云密度/有效原子系数(electron dentisy/effective atomic number,Rho/Z)对椎体溶骨性转移瘤与椎体血管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患者都已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收集2019年5月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组织中lncRNA ABHD11-AS1表达以及体外功能试验和机制实验,分析lncRNA ABHD11-AS1在PTC进展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在PTC的作用机制。在本研究,我们收集98例PTC患者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