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的预后因素、应用解剖及影像学综合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aoso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opticneuropathy,TON)是头部闭合性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endoscoplcopticnervedecompression,EOND)是当今外科治疗TON的主要术式。然而,由于缺乏对视神经损伤病理类型的了解,以及不能提供视神经定位及其与邻近重要结构解剖关系较全面的信息,使术者在选择手术时机和指证时缺乏依据,且因视神经定位不准确而可能出现减压不充分,或者发生并发症等风险,从而影响手术疗效。鉴此,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一组TON的临床特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探讨影响TON外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从深入观察比较视神经管实体解剖和CT影像解剖学的关系,探索术中更为准确定位视神经管的方法;以及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试图寻找明确视神经解剖学和诊断其损伤病理学的依据。为手术治疗TON提供更多、更精确的信息。 方法: 1.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式研究100例EOND治疗TON患者的临床特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疗效多因素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研究各种因素与TON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2.对10具(20侧)尸头标本的视神经管及其周围毗邻结构进行实体解剖,同时采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T,MSCT)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和仿真内镜等空间处理技术,以及体素三维重建坐标技术,对视神经管及毗邻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和测量,对视神经管空间走行进行影像学三维立体定位,将影像观测结果与实体解剖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影像学观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实际符合率。另外,根据影像学所测数据,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鼻内测量定位仪,在鼻内镜下测量并定位视神经管,所得结果与视神经管实体解剖比较,验证鼻内测量定位仪测量的精确性和对视神经管定位的符合率。寻找准确定位视神经的方法及相关解剖数据。 3.对14例TON患者,以鼻骨尖和前床突连线为基线进行MSCT增强扫描,应用三维影像工作站的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空间处理技术,测量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评估视神经管毗邻结构,以及对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进行三维重建和空间定位,将所得数据指导术中神经管定位和减压范围。 4.对5例单侧TON的失明患者,进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T—MRI)检查,应用VolumeOne1.72和DTV2纤维束示踪成像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和比较损伤眼和正常眼视神经各向异性((fractionanisotropy,FA)值和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cient,ADC)值的差异,以及通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tography,DTT)技术显示视神经纤维束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对比损伤眼和正常眼视神经纤维束DTT的差异性,为探索TON病理类型提供依据。 结果: 1.100例患者总体手术疗效39%,伤后有残余视力者疗效为83.3%,无残余视力者疗效为2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伤后有无残留视力、伤后至手术时间是否超过3天,以及伤后筛、蝶窦积血三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后,支持上述三因素是影响TON视力预后的因素,而患者年龄、伤后是否意识障碍、不同术者、视神经管骨折与否、神经鞘膜切开与否均与手术疗效不相关(P>0.05)。求得预测手术疗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为:P(1)=1/[1+e—(—2.139+2.839×1+1.372×2+2.263×3)]。 2.实体解剖视神经管的类型及其比例分别是:管型5%,半管型10%,压迹型55%,无压迹型30%;视神经管内侧壁与鼻窦毗邻类型和比例分别是:筛窦型15%,蝶窦型35%,蝶筛窦型45%,蝶鞍型5%,其中与后筛窦相关者高达60%;眼动脉在颅口主要走行于视神经内下方(80%),在眶口主要走行于视神经外下方(85%);70%的颈内动脉管在蝶窦外侧壁形成隆起,95%的视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存在隐窝;实体解剖测量视神经管眶口内侧壁中点、颅口内侧壁中点、视神经与颈内动脉间隐窝、筛后动脉管出眶口、颈内动脉向前最突出点到鼻小柱—鼻翼交界点的距离,以及与咽鼓管口连线的夹角分别是(77.84±3.60)mm,(28.69±2.38)°、(84.28±4.46)mm,(26.52±2.27)°、(84.64±3.67)mm,(25.39±2.40)°、(84.56±3.09)mm,(22.95±1.35)°、(75.21±2.69)mm,(31.21±1.94)°;视神经管内侧壁长度为(10.23±1.31)mm;将视神经管眶口和颅口内侧中点到鼻小柱—鼻翼交界点距离,以及与咽鼓管口连线的夹角分别通过影像学和鼻内测量定位仪测量,将其测量结果与实体解剖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显示其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应用空间处理技术重建的视神经管定位标记线可以全程显示在三维矢状位的筛、蝶窦外侧壁上,与实体解剖观察情况一致;根据影像学测量的距离和角度数据,应用鼻内测量定位仪在经鼻内镜下能够对视神经管进行准确定位。 3.鼻骨尖—前床突扫描基线与视神经管的走行基本一致;通过影像工作站的空间处理技术,能对患者视神经管进行标记定位,该标记线和增强的颈内动脉可以同时并全程显示在三维矢状位的筛、蝶窦外侧壁上,具有很强的空间立体感,影像学测量视神经管内侧壁的平均长度为(10.87±2.33)mm。 4.5例患者眶内段视神经的FA平均值:损伤眼为0.2580、正常眼为0.4587,损伤眼FA值明显下降;ADC平均值:损伤眼为1.4223×10-3mm2/s,正常眼为1.1054×10-3mm2/s,损伤眼ADC值明显上升;3例患者可以良好地显示活体神经的空间完整性和连接情况,其中1例可以发现损伤眼视神经管内段连接性中断,1例损伤眼整条视神经纤维束明显少于正常眼。 结论: 1.伤后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时间超过3天和后筛、蝶窦积血是影响TON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 2.通过CT影像与实体解剖的对比研究证实:①采用MSCT和三维影像工作站的空间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对视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和三维空间定位;②自行设计制造的鼻内测量定位仪能够在鼻内镜下对视神经管进行准确定位,且操作简单。 3.前床突—骨质鼻尖连线是研究视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的理想CT扫描基线,术前血管增强的MSCT扫描,以及视神经管三维立体定位和评估,能准确反映视神经管的实际长度、空间走行情况以及与颈内动脉的关系。 4.应用DT—MRI技术和VolumeOne1.72及DTV2纤维束示踪成像软件后处理技术,能够提示活体视神经束结构和连接关系的变化,为诊断视神经损伤提供病理信息。
其他文献
春茶喷施稀土效果好周伯瑜杨子江稀土元素是指17种稀土素中的镧、铈、镨、钕4种轻稀土元素。用于农业的是硝酸盐的复制品———硝酸稀土。给茶树喷稀土、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根
杂交稻间种糯稻的效应及高产配套技术杂交稻间种糯稻是水稻种内变种间的间种,是在现有较高生产水平和较高单产条件下,提高单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其机理是在水稻宽窄
目的:基于氧化还原滴定反应,建立线性好、重复性好的高锰酸钾琼脂法和碘淀粉琼脂法,以测定尿液和血清中的总抗氧化物质。将高锰酸钾琼脂法和碘淀粉琼脂法用于对ICU患者的血清
目的 了解苹果干燥加工过程中毒死蜱残留的降解规律,为苹果干燥产品中农药残留风险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阳光干燥对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了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为特点的激素依赖性、炎症性、免疫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的
全世界共有24万种以上的种子植物,它们产生的种子,不但形状五花八门,而且重量也千差万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容一种东西很小,常以芝麻作比喻,比如说这东西太小了,就比作只有芝麻粒那
目的:  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并术后经病理科医生确诊为早期子宫颈腺癌(Ⅰa-Ⅱa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
目的 建立反应分解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具色泡沫网套食品接触材料中偶氮染料迁移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水、4%(V/V)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