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土开发从增量扩张步入存量盘活挖潜的阶段,如何促进旧厂房、老城区、城中村的改造和保护性开发是未来存量用地再开发研究的重点。在浙江省启动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的背景下和杭州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目标下,研究如何在存量规划背景下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探究存量低效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挖掘存量建设用地的潜力、提出具有实操性的再开发策略,对于继续推动杭州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杭州市建设用地现状以及市区存量低效用地的状况和空间格局特征,并进行旧厂矿、旧城镇、旧村庄的再开发优先顺序分级。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对旧厂矿、旧城镇、旧村庄的集聚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分析高值集聚区低效用地存在的问题和低值集聚区低效用地的盘活路径;基于分级结果并结合低效用地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多个角度的再开发策略探讨。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其一,杭州市市区范围建设用地仍有很大发展余地。杭州市市区存量低效用地面积为10261.31公顷,占整个杭州市域的90.24%,其中旧厂矿、旧城镇、旧村庄面积分别为6608.46公顷、2616.41公顷、1036.45公顷,占比分别为64.40%、25.50%、10.10%。就总低效用地而言,萧山区最多,上城区最少;就旧厂矿而言,萧山区最多,上城区和富阳区无旧厂矿;就旧城镇而言,萧山区最多,下城区最少;就旧村庄而言,富阳区最多,滨江区和上城区无旧村庄。其二,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存量低效用地分布情况和形态特征研究表明,总低效用地的密度值介于0-29.6145每平方米之间,其形态特征为“大集聚,多核心分散”;旧厂矿的密度值介于0-24.1524每平方米之间,其形态特征为“多核心,大分散”;旧城镇的密度值介于0-10.5138每平方米之间,其形态特征为“小集聚,多核心分散”;旧村庄的密度值介于0-2.08581每平方米之间,其形态特征为“多核心集聚”。其三,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存量低效用地空间关联性研究表明,杭州市区城镇低效用地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总体低效用地的高值集聚区分布于西湖区(1个)、拱墅区(3个)和上城区(1个),旧厂矿的高值集聚区分布于拱墅区(1个)、萧山区(1个)、江干区(1个),旧城镇的高值集聚区分布于下城区(1个)、萧山区(1个),旧村庄的高值集聚区分布于拱墅区(1个)。其四,基于多因素综合判别法的存量低效用地开发优序结果表明,旧厂矿再开发优先顺序为:(1)萧山区;(2)滨江区、下城区和余杭区;(3)拱墅区、西湖区和临安区;(4)江干区。旧城镇再开发优先顺序为:(1)萧山区;(2)拱墅区、上城区、余杭区和富阳区;(3)滨江区、江干区、西湖区和下城区;(4)临安区。旧村庄再开发优先顺序为:(1)富阳区;(2)拱墅区和萧山区;(3)西湖区、余杭区和临安区;(4)江干区。其五,在对杭州市区的旧厂矿、旧城镇、旧村庄进行再开发时,应按照以上顺序通过空间规划策略、多主体再开发策略、产业结构升级策略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策略依次展开对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中后期开发区和延后开发区的再开发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赋予旧厂矿、旧城镇、旧村庄的高值集聚区一定的再开发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