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始于军国主义与国家主义横行的战争时代,从成立之初至今,日本学术振兴会虽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但一直在日本科技进步中扮演重要角色。建立之初的日本学术振兴会正处于日本政府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时期,被置于日本政府与军方的控制之下,协助日本国家推进近代日本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并致力于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战争,二战前的日本学术振兴会起到支持对外侵略战争的作用。本文以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学术振兴会的背景、组织机构、活动,揭露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本质。绪论部分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现状与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析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明确研究方法,从而确定本文写作的可行性。第一部分细致梳理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建立、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主要活动资助、项目沿革等基本历史脉络。并通过对比每年度研究经费构成的变化,揭示学术振兴会的发展沿革,以及在国家主义盛行的时代特征下逐渐为日本法西斯政府与军方服务的走向与特征。第二部分在详细梳理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发展沿革的基础上,剖析其在1936—1938年度各种研究活动背后对近代日本科学技术发展起到的作用,并重点解读在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时期,日本学术振兴会增设的“事变紧急研究所”“满洲委员会”“朝鲜委员会”,以及对多项与战争息息相关的紧急性调查研究的资助及策划,例如在产业、军事相关研究的政策调整与针对能源自给问题的资助计划等,揭示该组织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为日本政府及军方提供学术支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剖析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学术与侵略并存的性质。第三部分在阐明上述基本历史脉络与1936—1938年度活动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的特点、性质与影响,进而对近代日本学术振兴会进行总体性评价。日本学术振兴会的设立,促进了日本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与交流,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战争这一时代背景下,处于政府与军方的严密掌控之下的学术振兴会的宗旨在于为日本国家服务,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与军事性色彩,不能单纯将其看做是一个学术性质的团体。在日本军国主义盛行的时代,该会通过学术支持的形式为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专门性学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军事战争中,因此,其侵略性质也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