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鳄鱼皮制品作为高档真皮制品界的标志性奢侈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花纹和稀有性,受到各方面的追捧,但在国内无论从鳄鱼养殖还是制革工艺开发上,均起步较晚,关于鳄鱼皮的成套制革技术尚未见报道,这就大大限制了整个鳄鱼产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和资源的利用。基于对国内外鳄鱼制革现状的了解,本课题旨在探索出一整套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尼罗鳄腹部、背部制革工艺,按照实际生产对各个工序进行优化,并对成革进行物理机械性能检测,使成革各项指标可以达到包袋革的要求。以尼罗鳄盐湿皮为原料,采用三色苏丹Ⅳ染色法、醛品红染色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等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了尼罗鳄原料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尼罗鳄的组织结构与牛、羊、猪皮差别很大,可以分为鳞片层、表皮层、粒面层、网状层、脂肪层和皮下组织层,不含毛、毛囊,在组织结构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汗腺及血管,但是在网状层中存在由多条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纤维束,直径在50~100μm之间。其中,鳞片层结构致密,粒面层与网状层中的纤维束编织紧密,纤维间质紧紧地将纤维包裹。粒面层纤维束较细,编织较为混乱,网状层纤维束较为粗壮,编织非常规整,纤维束织角在90°左右;相邻两个纤维层之间,通过较为细小、弯曲的纤维束穿插连接,最终形成规整的、编织紧密的网状层纤维体系。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最终确定了尼罗鳄制革过程中准备工段、鞣制工段、整饰工段各工序的工艺技术参数及各工序之间的平衡关系,开发了整套用于实际生产的尼罗鳄制革工艺技术方案。去肉时采用手柄式去肉机和削匀机进行结合去肉,去肉效果良好,同时结合多步脱脂和软化工序,可以完全解决脂肪含量高及去除困难的技术难点。实验中采用的“氧化漂白-还原漂白-软化-脱脂-氧化漂白-还原漂白”的方法,可以彻底破坏并去除表皮层的色素,经过浸酸时的盐洗作用,能够获得白度大于83.5度的纯白色酸皮,较浸灰后皮白度提高大于60度。通过醛品红染色法研究表明,弹性纤维在软化漂白工序时会被大量地破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蓝湿皮进行观察分析可知:准备工段和鞣制工段工艺设计合理,纤维间质得到了很好的去除。通过硫酸耐尔蓝染色法对加脂前后皮样进行观察分析,加脂剂能够均匀的渗透到皮板中。经过铬鞣后,尼罗鳄皮板收缩温度能够达到110℃以上,对蓝湿皮的纵切面进行铬元素分析后发现,铬鞣剂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皮板中。成革在柔软性、弹性、表面平整度及气味四个方面优于市售样品。尼罗鳄坯革表面较为平整,表面粗糙度为2.20nnm,较牛、羊皮粗糙度低。尼罗鳄坯革抗张测试中最大受力为628.80N,抗张强度为64.83MPa,撕裂强度为124.62N/mm,各项强度指标均远高于牛、羊皮坯革,大于超纤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