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各种语言结构特征之间的差异常常是由于参数设置的不同引起的。动结结构在在各个语言中的不同句法表现就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同而引起的。例如在英语中,典型的动结结构表现为wipethetableclean。语言学家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参数差异导致了动结结构的不同句法表现。
在本文中,作者比较了英语动结结构和汉语动结结构,并在生成语言学的最简方案框架下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引起不同句法表现的参数差异。
本文作者旨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英语中的及物与不及物动结结构和汉语V-de及V-V动结结构做出一个统一的解释。此统一解释是在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并找出参数差异后得出的。
作者采用了Bowers对英语及物动结结构的宾语控制分析法并将其延伸至对不及物动结结构的分析。并在最简方案框架下修改了Bowers的理论。在本文中,作者认为动结结构的结果小句是一个和宾语控制结构一样是一个CP,CP选择一个具有完整(p特征的TP,结果小句是一个缺少显性系动词和显性不定式标识词的不定式小句。作者赞同Kim&Maling的观点,即英语动结结构包含了主动词论元结构的重组,这个重组的过程被他们称为动结构词,在这个过程中,不及物动词变为及物动词,因此就具备了指派并核查宾格的能力。所以主动词后面的名词是主动词的宾语,它从主动词那里获得一个论旨角色并获得宾格。在结果小句中,有一个PRO作为结果小句的主语并从隐性的系动词那里获得经历者的论旨角色,PRO的空格被隐性的不定式核查。
在对汉语的动结结构分析上,作者同意汉语V-de和V-V动结结构的派生过程是相似的,因此可以对它们做出统一的解释。并且来自古汉语的证据显示汉语V-V动结结构最初的词序更像现代汉语的汉语V-de动结结构而非汉语现代汉语V-V动结结构。在观察了汉语V-de动结结构的“得”的句法演变过程之后,作者得出结论,“得”是一个补语标识词(C)兼体标记,它的作用是为前面的动作动词提供一个终点并为结果句中的主体引进一个新状态或者主体因为前面动作的影响而导致原来状态的改变。正是由于“得”的存在,才使V1得到了时态特征,并且使V2合法地留在补语句子原来的位置上。NP2获得的格特征是主格,V2有时态特征,因此也就具备了赋格能力。在分析V-V动结结构的过程中,作者首先展示了V-V动结结构在古汉语中的词序,即NP1-V1-NP2-V2,然后探讨了古汉语中的体标记表现形式。作者认为V2是一种像“了”一样的体标记,只是这个体标记不像“了”一样已经经历了句法演变。作者认为V2上移并嫁接到V1的动因是为了给予V1时态特征,因为V1本身没有时态标记。
在对比了英汉对结结构之后,作者得出结论如下:英汉动结结构中时态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动结结构句法表现的差异,时态决定了格的指派。
英汉动结结构的统一之处在于动词都选择一个CP作为其结果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