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由于政府职能与国家体制的不同,国外集中讨论的是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几种办法,国内主要要解决“继续发展”问题,但是在实践中面临着许多障碍,并且在理论上也无法解释资源枯竭型城市可以走出困境。因此,本文没有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一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而是从体制、产业结构、政府的支持等几个方面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本文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问题、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最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路径。通过深入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症结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选择合理的接续产业,并计算出转型的主要成本和提出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引入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产业组织学的相关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对具体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关于资源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般认识和理论。中国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缺乏一个明确的划分标准和研究范畴,本文结合了发生学与功能学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并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实质上是资源型城市的某一特殊的发展阶段。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几个焦点问题:资源型城市是否一定能可持续发展、不同体制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搞生态农业是否等于承认城市经济的衰落。最后,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经济区域,有关于其形成发展的基础理论成果,但这些基础理论成果都没对城市因资源的枯竭而导致的衰落做出理想的解释。原因就在于这些以往的理论成果内部存在矛盾和困惑,理论上很具诱惑力的成果实际上造成了今天实践中的尴尬。第二章,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与因素分析。认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历了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资源开发,目前已出现了一系列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随后,从资源类型、资源的生命周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区位、体制转型、目前就业形势等方面,较系统地分析了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问题的各类因素。提出,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等遵循不同规律的系统结合在一起,用抓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的思路、用一般的相关分析的思路都显得过于简单,而仅就产业结构问题认识结构转型也不能认识问题的症结。第三章,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途径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区域,解决区域尺度上的问题是政府的职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当各有分工。对于转型所需的巨额资金,本文认为应当依靠金融渠道筹集,财政手段解决。然后,阐述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与转型后接续产业的选择,但在确定接续产业时,改变以往为了就业而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地区供给发展接续产业的思路,而以产业间目标分工的手段,采用“倒推”模式,确立新的产业。最后,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调节度的规律性认识基础上,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与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第四章,解决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成本与保障政策。这一章分三个主要部分: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到可持续发展状态要付出成本,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成本不仅是实践中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文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研究负担的成本和确立最佳的转型期。二、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失业问题严重,把劳动力向外迁移,也是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问题的手段之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经济型迁移,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迁移才会发生。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的迁移数量和方向,有助于探讨迁移对不同类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作用大小。三、在研究其他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干预的做法基础上,比较中外政府的职能差别,最终建议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应有的保障政策。第五章,煤炭资源枯竭城市——阜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研究。这一部分将前面的理论落实到具体区域——阜新。本文围绕经济转型,阐述了阜新的基本状况,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并概括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问题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在阜新的作为及转型后的效果。在研究目前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农业为转型起点,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现代物流业,这种转型方式的短期合理性和长期不可持续性。最后提出阜新未来在接续产业选择、劳动力迁移、外部推动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