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对D-GalN/LPS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nuz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D-Gal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亚低温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10以及肝脏细胞色素C、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亚低温组(24只)。采用腹腔内注射D-GalN(400mg/kg)联合LPS(100μg/kg)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模型组和亚低温组以D-GalN/LPS腹腔注射造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亚低温组在造模后立即进行亚低温处理。各个组按造模后4h、8h和12h处死,取标本。2、参考Kim的方法,采用向大鼠全身喷洒酒精加吹风来进行降温,确保大鼠肛温在规定的时间(15-20min)内降至预定温度(32~35℃),前1小时每15min检测肛温,后每30分钟检测一次,确保肛温在32~35℃之间并维持到实验结束。3、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0,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浆细胞色素C蛋白和肝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亚低温组血清ALT、AST水平在8h和12h时明显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ALT8h P=0.049,12h P=0.039;AST8h P=0.014,12h P=0.024),4h时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LT P=0.43,AST P=0.19)。2、对肝组织切片HE染色可以发现,对照组各时间点大鼠肝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和亚低温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实施亚低温后4h和8h对肝组织无明显改善。12h时亚低温组肝细胞坏死范围较模型组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残留肝细胞较模型组多。3、亚低温组血清TNF-α水平在4h时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21),8h和12h时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无明显差异(8h P=0.209;12h P=0.093)。亚低温组3个时间点血清IL-10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hP=0.545,8h P=0.389;12h P=0.169)。4、亚低温组肝细胞胞浆Cyt C蛋白的表达在8h时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h和12h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无明显差异(4hP=0.829,12h P=0.061)。5、亚低温组肝细胞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在8h时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h和12h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无明显差异(4h P=0.790,12h P=0.619)。结论: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亚低温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ALT、AST,改善肝脏的病理表现,降低血清TNF-α水平,减少肝脏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胞内caspase3的裂解;同时也发现亚低温治疗对血清IL-10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表明亚低温对急性肝衰竭的肝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分析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2006—2010年的基本经济运行情况、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的:自由基产生过量的活性氧簇及其合成物对于细胞膜蛋白或脂类和DNA造成的损害是许多神经病理学的潜在性机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抑制剂已经被发现通过减
为帮助农业工作人员利用SAS软件分析农业试验数据,通过对鸢尾花数据的研究,给出了聚类分析程序,通过聚类树形图表示出分类结果;比较各聚类方法,如:AVE,MED,SIN,EML,MCQ与WAR,
本文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评判标准,以《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和《柴静:对话李永波》两期节目为例,分析电视专访节目中的传播功能。
通过预实验确定智能手机磁传感器的位置后,用其测量亥姆霍兹线圈轴线的磁场分布,验证毕奥-萨伐尔定律及磁场的叠加原理,提供一种较为精确而简便的测量磁场的新方法.
1860年以后,清政府对东南亚华侨开始实施全面的保护政策,并采取了在华侨居住国设立使领馆、与有关国家签订双边条约及规定等措施。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种政策,其主要原因在于当时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出现了诸多的人物,人物的行动必然会受到其心理变化的影响,而人物又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精神分析中本我、自我、超我为理论依据,通过对
<正>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知法已经成为受众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必需内容,有关法制建设的新闻报道也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因而绝大部分报纸都专门开辟有法治专版或者投
本文站在作曲技术的角度,对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的一首钢琴《前奏曲》(Op.59,No.2)做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并归纳出其晚期以"特殊和弦"为基础的创作与组织原则。望对其类似钢琴小
提出了一种基于牺牲层技术的高过载压力传感器芯片。这种传感器充分利用了多晶硅机械特性和多晶硅纳米膜的压阻特性优势,提高了传感器满量程输出和过载能力。利用有限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