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策略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给高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有了新的需求,更加强调培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一向以服务本地经济为主的美国社区学院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来自全球竞争带来的挑战,需要调整策略,努力推进学校的国际化程度。课程是教育理想与教学实践相连接的桥梁,也是教育目标的载体,因而课程国际化是社区学院迈向校园国际化重要的一步。  课程国际化是指在本国校园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播国际的和多元文化的知识、技能与观念,以培养国际化素质与应用能力兼备的人才。这是基于“本土国际化”的理念提出的,只有实现了本土的国际化,才能有更好的基础“走出去”。根据泰勒原理,课程国际化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美国社区学院进行课程国际化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首先,自上而下的政策有力地保障了课程国际化进程。其次,经济全球化及学校的财政状况要求社区学院采取在本校推进课程国际化的策略。再次,文化传承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引领课程国际化目标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变革。最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进行课程国际化。总体看来,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策略包括:设置国际化的学科;丰富多种外语课程;利用国际学生的经验扫除国际知识文盲;把国际视野注入教案和课程活动;以国际性的项目和评价方式带动课程国际化的改革。  以莫洛特州立社区学院为例,学院依托“质量提高计划”项目开展课程国际化,采取的策略有:树立以培养学生国际综合能力的课程目标;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国际化内容;用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传递国际能力;使用严格而标准的综合评价方式。另一个案例是杰弗逊学院,其策略包括:树立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意识的课程目标;把课程内容进行跨学科改造;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把学业成果评价与课程反馈相结合。这两所社区学院通过课程国际化发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  纵观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国际化策略,可以体现以下特点:第一,以法规政策引领课程国际化的发展;第二,采用“注入式”课程国际化模式;第三,专注所有课程的系统性转变。美国社区学院采取的这种“注入式”课程国际化模式是一种简单、实用、经济、高效的模式。尽管社区学院的课程国际化改革在普及范围上还有一定差距,在课程数量以及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要有效利用政策和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第二,要以点带面地开展全校性课程国际化;第三,要把握课程各环节的融合性与衔接性。
其他文献
清末民初是我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重要时期。对职业教育而言,清末民初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期间,近代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飞跃。具体说来,职业教育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Web2.0时代,网络社会化是一场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SNS也在国内发展迅速,而博客圈,由于具备了Web2.0时代最为流行的SNS的功能,它可以实现帮助用户,即博主通
倦怠是指工作没有热情和动力的一种状态,学习倦怠就是指由于长期的学业压力而导致的对于学习没有热情,持消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学习倦怠的主要特点包括三个方面:情绪衰竭、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程、教科书和大纲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
本研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计算机自适应测验中项目曝光率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纳入比较的项目曝光率算法有三种:随机化法(简称MM法),限制法(简称RT法)和项目合格方法(简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代新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青少年正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计划、组织、执行、修正与达到学习目标相关的一系列步骤程序与执行过程,既包含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也包括外显的各种学习方法和监控调节能力。学习策略的有
这一代雷克萨斯新款ES有着逆天的价格,正如在我们在试驾期间里所听到的最多评论那样,尽管为一部豪华车冠以“性价比”的美誉好比掩耳盗铃、自我安慰,但谁曾想得到这部原装进
技术战略——差异化布局关键技术rn“汽车行业变革背后的驱动力来自人们对个性化、自动化和互联式交通方式不断增长的需求”,舍弗勒集团汽车主机事业部首席执行官马迪斯·青
期刊
认知理论认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在PTSD的症状保持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威胁刺激的优先加工加强了个体对创伤的关注,增强了创伤记忆的重复出现,引起高警觉和闯入记忆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