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稳健性一直以来就作为会计计量的最重要的原则,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研究能影响盈余稳健性的因素。而公司治理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下最重要的机制,必然对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产生影响。而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的董事会,直接负责对经理层日常经济业务和财务报表编制的监督,能够有效的影响经理层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计提损失的行为,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提高盈余稳健性。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的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且这种影响是否会因为不同股权结构而产生差异。本文就是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数据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和董事会特征对盈余稳健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中还针对不同股权结构的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盈余稳健性,并且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行以后这种稳健性降低了。(2)董事会结构特征方面,只在比较股权集中度后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的公司中,董事会规模对盈余稳健的影响越是显著,并且是显著正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盈余稳健性不存在显著关系。(3)在董事会行为特征方面,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稳健性显著负相关。比较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后发现,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会会议年度次数对盈余稳健性的相关关系更为显著。同时在比较不同股权集中度的公司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低的公司中董事会会议次数对盈余稳健性的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最后,在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方面,只在比较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时发现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较强,并且是显著负相关。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