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发生率,评价CEBPA双突变患者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08例。所有患者均经MICM确诊,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02例,中位年龄47.5岁(7~80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EBPA、NPM1、FLT3-ITD基因突变状态。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等临床资料。诱导治疗主要采用标准剂量的DA、IA或地西他滨桥接CAG方案。缓解后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3~4疗程,DA、MA维持治疗3~4疗程。比较CEBPA基因双突变和无CEBPA基因突变患者之间临床资料的异同,评价CEBPA双突变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结果:208例患者中,37例患者发生CEBPA突变,发生率为17.8%(37/208),其中29例为双突变(13.95%),8例为单突变(3.85%)。117例正常核型患者中CEBPA突变28例,发生率为23.9%(28/117),其中双突变22例(18.8%)。与无CEBPA突变患者相比,CEBPA双突变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征:初诊时年龄小(P=0.021);大部分患者(82.8%)为M1与M2;外周血白细胞数高([23.71(8.53,94.90)]×109/L vs.[9.75(3.13,43.51)]×109/L; u=2.736, P=0.006)、血红蛋白水平高([91.38±22.36]×g/L vs.[76.87±23.70]×g/L; t=3.073, P=0.002)、血小板数低([21.0(12.0,43.5)]×109/Lvs.[41.0(21.0,78.0)]×109/L; u=3.441, P=0.001);白血病细胞高表达CD7、CD34及HLA-D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性别、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CD15表达及伴NPM1、FLT3-ITD基因突变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60例患者接受诱导治疗,治疗后可评价病例127例,经过1~2疗程诱导治疗,110例患者获得CR,CR率为86.7%。其中23例CEBPA双突变者均达CR,CR率为100%;104例无突变者87例达CR,CR率为83.7%,双突变患者CR率优于无突变者(P=0.041)。至少接受1个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的患者纳入生存分析,共97例,随访时间2~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3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0.9%。CEBPA双突变者复发率为23.8%(5/21),低于无突变者的32.9%(25/76),但无统计学意义(P=0.425)。12例患者死亡,均为CEBPA无突变者。CEBPA双突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略优于无突变者,但无统计学意义(2年RFS:64.6%vs.58.2%;P=0.318);CEBPA双突变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无突变者(2年OS:100%vs.75.1%;P=0.045)。结论:本研究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率略高于国外。CEBPA双突变常见于正常核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CEBPA双突变患者CR率及OS均优于无突变患者。CEBPA双突变为AML预后良好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