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我国当代公民教育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法治内在要求的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主要体现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需要。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使之与公民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来促进公民教育,通过发展公民教育来落实法治理念教育。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构成,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在引言“法治建设、法治理念教育与公民教育”中论述了选题的意义,概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在正文的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和特点”中,论述了法治和法治理念的概念及历史发展;着重分析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论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以人为本的人民性、科学发展的先进性、兼容并蓄的发展性、适合国情的时代性和开拓创新的实践性等本质特征。在正文的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论述了公民教育的涵义与内容;重点论述了我国公民教育的时代内容,包括权利意识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生态意识教育、公德意识教育和平等、公正意识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深入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确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我国当代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正文的第三部分“公民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的融合途径”中,提出了我国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融合的四个重要途径: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在公民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第二,构建完善的蕴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公民教育的知识体系;第三,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的环境,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作用;第四,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将公民意识和法治理念融入公民生活。   本文在结合理论与实际分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我国当代公民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必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公民教育紧密融合起来的观点,并对其有效途径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其他文献
熊彼特是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其理论体系较为庞杂。他提出以创新为主线的动态经济发展理论,运用“创新理论”诠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更迭,系统论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
[目的]掌握扬州市开发区的职业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9月,对开发区34家企业2010年的职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
同工同酬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劳务派遣中实现“同工同酬”不仅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2012年我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