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时代,由于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及民族危亡的严峻,出现了白话文热潮这样一个思想文化运动。这顺应文学进化的要求,符合广开民智的需要。其中既有黄遵宪“言文一致”说、梁启超“俗语文体”说、裘廷梁“白话文为本”说等专门性理论的提出,又有新文体的广泛应用,白话报的大量发行实践,另外,还出现了白话文告、白话教材、白话小说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个认识白话,使用白话的热潮。晚清白话文热潮以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陈荣衮等人的理论主张为先行。黄遵宪作为晚清的一位诗人、外交官、政治家,早年的经历及与外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使他认识到了改革中国语言文字的必要性。他最早提出了“言文一致”的理论主张,并且也有具体的改革步骤,这不仅是对梁启超、裘廷梁等人改革文体,走向白话文道路的指引,也是对五四时期胡适提出文学进化论观点,倡导新诗运动的启迪。在晚清时期,明确提出白话写作的人是维新进步思想家裘廷梁。他详细论述白话八点益处,充分论证白话为本。另外,还有陈荣衮等人提倡报章宜改用浅说。这些理论的提出为白话文的出现提供了指导。但此时真正起铺垫与过渡作用的是梁启超等人倡导的新文体。“这种新文体,不避俗语俚语,使古文白话化,使文言白话的距离比较接近,这正是白话文学运动的第一步,也是文学革命的第一步。”新文体的广泛使用,动摇了文言的地位,为白话的畅行扫除了障碍,白话报、白话教材、白话小说逐渐在社会上多了起来。新文体打开了晚清白话文热潮的闸门。在晚清白话文热潮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白话报的涌现。报纸具有大众性且易于传播,为白话文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媒介,同时报纸也以白话文为工具来进行政治、文化、大众教育的宣传。白话报还为白话文运动的主将们提供了一个书写白话文的实践场地,具有重要的影响。晚清白话文热潮中的参与者众多,维新派、革命派、清政府都纷纷利用白话的工具性、通俗性启蒙民众,思想启蒙性是晚清白话文热潮的最大特点。晚清时期,因处于白话运动的初始阶段,关于语言的使用仍存在文白并存现象,当时的学者对使用文言还是白话已有论争。这些特点及相关原因的分析对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有着直接的联系和深远的影响。另外,晚清白话文热潮与五四白话文运动虽有着态度、成效上的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有着传承性。无论是理论上的相似承接,还是办报实践的锻炼,以及大众对白话文的接受都证明了两者的传承性。正如朱自清所说:“(国语运动)若是溯源应该从清末说起。那时的字母运动和白话运动是民国以来国语运动的摇篮。”总的来说,晚清白话文热潮是清末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当时的成效及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它已达到目的,是一次成功的思想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