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农业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竞争、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巨大的挑战。经过多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我国农产品的供给由过去的严重短缺已转为生产与消费总量基本维持平衡,但是农业的弱质性、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偏低的现实总体上并没有根本改变。同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化肥、农药、激素、添加剂的大量使用,我国食品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屡禁不止。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增加,不仅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并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战略是化解上述问题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近年来我国食品重大安全问题却仍然不断发生。这样一个现实,就不得不引起对人们农业标准化实施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大量食品安全事件表明,标准化生产实施关键是重视基础生产环节,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只有深入了解和认真研究解决农产品生产诸环节标准化实施中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由于各种污染和农药等残留的存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实现食品安全的保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时刻;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我国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是实现产业化、增加农民收的重要途径;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是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化、生产资料标准化、加工制成品标准化、生产过程生产工艺标准化等内容。标准化生产是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指导下进行农业生产的。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生产状况,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了生产分析。对我国标准化生产方面的问题与国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概况和成功的经验作出了实际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分析,找到中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路子。论文对济阳的农业发展现状、济阳县的标准化生产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实证分析,就济阳农业标准化生产存在的系列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对济阳县农业标准化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症结所在。从实证的角度对100个农户和属内有关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在农业标准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当前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制约因素:小规模经营、推广效率低、信息化不畅通、品牌意识差等。论文总结回答了如何在济阳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就富硒小兰西瓜为例,实际生产方法进行了论证,说明了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路子:创造外部环境、加强劳动力培训、设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监督、检查、宣传办公室”、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建立标准化生产发展基金。并根据济阳县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打造完整的生产体系。论文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提到了,如何在标准化生产上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财政扶持、制度保障、市场调节、培养和留住农业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济阳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论文能为济阳县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提高济阳县的农产品质量、提高济阳县农产品市场的管理、增强济阳县农产品在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