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陆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多样的沉积环境使其储层特征更加复杂,与海相页岩相比,研究较为薄弱。作为一种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类型,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发育大规模优质烃源岩,随着页岩气勘探的兴起,沙河组页岩被证实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因此,本文以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采用多种实验手段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在准确评价含气性基础上,阐明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的影响。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具有比海相页岩更为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影响页岩储集能力。通过TOC测定、岩石热解、显微组分鉴定、Ro测定、XRD测试、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气体吸附实验、高压压汞、QEMSCAN以及自发渗析等实验手段综合研究页岩储层特征,查明储层孔隙结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页岩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海相页岩相近,中孔对孔体积贡献最大,其次为宏孔,微孔和中孔贡献99%以上的比表面积;高含量黏土矿物发育丰富的板片间狭缝状孔隙、黏土矿物集合体间孔隙以及晶间孔隙,为页岩提供了大部分的微孔、中孔以及宏孔;有机质对微孔和中孔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成熟度主要是通过促进无机矿物的成岩转化和溶蚀作用来增加无机孔隙的发育;方解石含量对储集空间具有改善作用,从纹层状页岩、层状页岩到块状页岩,连通性依次变差,综合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参数,混合质页岩储集性最好,其次为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有机孔隙发育非均质性强烈,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与荧光显微镜定位观察、能谱分析、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干酪根分离、气体吸附实验等手段、结合Image J图形处理软件对有机质孔隙进行定性和定量刻画,阐明有机孔隙发育差异化原因。结果表明:有机黏土复合体中的固体沥青孔隙最发育,单独片状固体沥青孔隙发育程度不一,结构镜质体、丝质体、半丝质体以及菌类体中存在有机孔,这主要受有机质本身,原始有机孔残余,固体沥青个体差异演化以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的影响;干酪根占总有机质的97%以上,是有机孔的主要贡献者,对页岩孔体积的贡献仅次于黏土矿物,孔体积和比表面平均分别为0.0128m L/g和42.60m~2/g,10~200nm范围孔隙是干酪根孔体积的主要提供者,0.3~1.0nm是干酪根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有机孔隙贡献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固体沥青、镜质组、惰质组;随着成熟度增大,固体沥青孔隙度先增加后减小,镜质体和惰质体孔隙度先迅速减小而后微上升,总有机孔先减小后增加而后又减小。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高温甲烷吸附实验和测井解释相结合明确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含气性特征,进行储层特征对含气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沙河子组页岩总含气量最高可达8.09cm~3/g,平均为1.88cm~3/g;纵向上总体表现出在黏土质页岩层段吸附气含量高,分布在0.297~7.208cm~3/g,平均为1.623cm~3/g,平均占总含气量的77.15%;而在硅质页岩、混合质页岩层段以及贫有机质页岩层段游离气含量高,分布在0.297~2.128cm~3/g,平均为0.989cm~3/g,占比可达48.36~97.44%,平均为58.36%;地层条件下影响吸附气含量的主要因素仍为有机质,纹层状页岩有机质含量高,为吸附气提供可赋存的比表面积;影响游离气含量的主要因素为硅质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其粒间孔和粒内溶蚀孔隙为游离气提供储集空间,层状构造有利于游离气的赋存。综合页岩总含气量确定富有机质层状硅质页岩、富有机质层状混合质页岩以及富有机质纹层状黏土质页岩为有利储集岩相。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电刺激单肌纤维肌电图 (SSFEMG)技术在急性有机磷农药 (OPs)及其混剂中毒患者“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诊断、分级及病情转归中的意义。方法 对 4 1例急性有机
中子自旋回波技术利用中子自旋作为“时钟”,将中子能量或相位信息编码成中子自旋在磁场中的拉莫尔进动,基于该技术的中子自旋回波非弹性散射谱仪能量分辨率可达neV量级。自
<正>在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会昌县立足工作实际,精心组织,严密部署,在风清气正中有序进行,换出了"心、平、气、和"四强音,使得换届后的村(居)"两委",真正起到"一级组
<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对于国家来说,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
会议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高年级小学生骨密度与运动、饮食、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从而论证运动、饮食、生活习惯对高年级小学生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峰值骨量,促进青
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新生儿护理过程中遭受的致痛性刺激会给其身心发育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因此,及时地评估新生儿的疼痛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人工评估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新生儿疼痛表情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对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任务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表现性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其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技能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一种以评价任务的真实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而本文
家长常会发现自家宝宝常出现哭闹的现象,通常认为新生儿哭闹时,是由于出现饥饿的感觉,便对其进行喂养。但是,部分新生儿拒绝喂养进食,家长常常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问题出在哪
期刊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形势日益紧张,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由于大规模随机波动的风电、光电接入电网中,导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一定影响。与此同时,火电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煤炭燃烧产生的CO_2加重了大气的温室效应。因此,在解决因大规模风、光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冲击以及风电和光电消纳问题的同时,还亟需解决火电机组的碳排放问题。首先,考虑到大规模随机波动的风、光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