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双重自我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32)是一位具有双重身份的女性作家。生在新西兰却长期侨居英国伦敦并在那里度过了她短暂的文学创作生活;身在伦敦却是以新西兰为主题的作品成名。她像男人一样游走于伦敦各种文学艺术圈,感受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体验艺术家的自由生活,却始终无法摆脱男权社会中女人的从属地位和命运。论文以曼斯菲尔德的小说文本为主,辅以她的日记及生平经历探讨双重人格如何在她的作品人物中得到体现。  论文第一章介绍现代主义对自我的定义,这种定义受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以及柏格森的哲学影响。现代主义作家纷纷以不同的方式探讨自我的价值以及社会对自我的影响,短篇小说的流动性以及分裂性使得它成为分析双重自我的最好形式。曼斯菲尔德受到她双重身份的影响形成了双重人格,并把这种理念转嫁到了她的作品人物中。第二章剖析了《序曲》中两位主要女性角色琳达和贝利尔的双重人格,表面无忧无虑的生活无法遮掩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她们白天与夜晚,人前与独处时截然不同的表现反映了曼斯菲尔德生活的父权制时代下女性的无奈和彷徨。第三章借助弗洛伊德对压抑作用的理论分析了《心理学》中无名男女如何竭尽全力维护文化人表层的友谊关系,却在不经意间透露了彼此的好感和压抑欲望所带来的痛苦。第四章展现了曼斯菲尔德作品中女性角色自我解救的途径。她们在社会禁锢下无法释放的真实自我在镜像中获得了救赎。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充满了矛盾和悲观情绪,现代主义作家摒弃了传统观念的自我统一理论,同时也陷入了悲观的自我分裂与自我欺骗。曼斯菲尔德透过表层生活探索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她们双重自我的同时又为她们找到了释放真我的途径,使得她笔下的女性角色更加生动真实。
其他文献
继续教育文化认同是成人教员对继续教育文化接受、认可和自觉实践的过程.成人教员应以继续教育文化认同为其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因素和基本动力.继续教育文化认同危机带来的职业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新闻语篇是人们了解外在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们学习语篇理解和写作技巧的源泉,其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在研究领域,作为一种非文学的大众语篇,新闻语篇一直
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这一状态下,现在人们开始对食品的安全问题有了更高的重视度.再加上近几年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由于国内相对缺乏技术、管理、品牌、渠道等战略性资源,中国企业必须走向海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参与
现代成人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初心不仅是基于社会自由发展的范式需要,更是基于成人“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的生成是成人认识自己,形塑个性、发挥潜能的关键节点,愈加成熟
期刊
随着话语分析学家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得到一个共识,就是语篇和它依托的社会语境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社会语境影响并且决定了语篇的生成,相反地语篇也影响了社会地位、关系
中国古典家书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家教思想.本文通过对《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三部经典家书家训的研读,择其部分家教思想,如颜之推的不教不知、曾国藩的
冯方汇,一个令人敬重的名字。他,语言风趣,思维敏捷;但却不尚空谈,为人厚诚,办事扎实。他从基层干起,做过万荣县副县长,做过山西 Feng Fang Hui, a respected name. He is h
田纳西·威廉斯系美国战后最出色的剧作家,他才华横溢,作品丰富,著有29部长剧,10余部独幕剧及短篇小说和诗歌。在其大部分剧作中,女性角色备受关注,尤其是南方淑女。威廉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