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06年底,境内上市公司总数从资本市场建立之初的8家上升到1422家,总市值超过7.47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约37%。十几年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支持国民经济的增长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己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不仅如此,股票市场的发展还增加了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改善了我国的金融结构,对推动当前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股票市场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国股票市场还很年轻,还存在诸多问题。我国股市投机成份较重,股市的违规、违法行为使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股票市场中,政府与上市公司之间、股东与上市公司经营者之间、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信息披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信息披露既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也是区别于非公众公司的主要特征,依法公开披露的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中国证券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的改革,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行政审批为主过渡到了以信息披露为主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披露法规和规章。此外,为了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监管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被处罚的公司数量增加;二是处罚的力度有所加大。从整体上看,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在逐年提高,信息披露制度在不断完善,披露要求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许多内容已与国际接轨,但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达到什么水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遵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信息披露有效性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样本数据对有效性进行描述和分析;在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披露有效性存在的问题进行结论性归纳,并给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一些措施。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前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章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理论研究。这章分为三节:1.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概览。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直接依据,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规范化和完善化的重要保障。本章从首次公开上市信息披露、定期报告信息披露和临时公告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概览。1.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含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不仅是证券信息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前提,而且是实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有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才能保证整个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现。信息披露有效性就是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要遵循完整性、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三个原则。1.3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文献述评。介绍国内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第2章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问题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要遵循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三个原则。本章从信息披露的这三个原则分析入手,通过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和公告进行统计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最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分析,实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章分为四部分:2.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完整性存在的问题;2.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真实性存在的问题;2.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存在的问题;2.4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分析。第3章是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建议。本章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角度,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提出建议。本章分为三部分:3.1从上市公司角度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3.2从中介机构角度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3.2从监管机构角度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分别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介机构会计事务所和监管机构对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影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这些问题进而达到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