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microRNA-155的纳米金—荧光核酸探针用于癌细胞检测与治疗的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kang0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癌症仍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在我国,癌症的发病情况异常地严峻,它不仅严重地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影响着国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还造成我国大量劳动力的损失,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种严峻的形势使得癌症的防治工作变得极其重要。但是,癌细胞具有极强的转移、侵染能力,给癌症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也由于癌细胞的转移侵染能力,使得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成为了癌症防治工作的关键。因此,如何更加精准地对癌症进行诊断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对癌症进行治疗,成为了当前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针对细胞内的micro RNA-155,利用纳米金、DNA序列、荧光基团和适配体,设计制备了两种纳米探针并将其用于癌细胞的可视化检测与治疗,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我们设计、制备了一种以纳米金为载体,以一段连续的腺嘌呤核苷酸序列为锚定序列的新型荧光核酸探针。探针以链取代反应作为检测原理,荧光信号为检测信号,实现了对癌细胞内micro RNA-155的可视化检测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癌细胞的可视化检测以及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特异性区分。该研究结果不仅为micro RNA的检测分析提供了一种便捷灵敏的方法,而且还为癌细胞的精准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然后,在上述的研究基础上,我们通过二硫键将具有癌细胞杀伤作用的AS1411适配体连接到探针识别序列的3’端,从而构建出对癌细胞具有检测和杀伤作用的探针。探针被癌细胞吞噬之后,其二硫键被癌细胞内高表达的谷胱甘肽还原成巯基,由于二硫键的断裂,使得AS1411适配体被释放,进入到细胞核,与核仁素结合,促进癌细胞凋亡,实现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与此同时,二硫键的断裂暴露出探针的识别序列,当其遇到靶标micro RNA-155之后,会发生链取代反应,产生荧光信号,实现对癌细胞的检测。该实验结果在癌症诊治同步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论文设计、制备的检测-治疗探针不仅能够实现对癌细胞内micro RNA-155的高灵敏度可视化检测,而且对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为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是一种具有高患病率、高传染性和慢性消耗性等特点的传染性疾病。直到上个世纪,抗
随着核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核技术应用的剂量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剂量计能够反映受照人员的损伤程度,具有物理和化学剂量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仍具有适用剂量范围窄、分析工作量大等缺点。针对现有生物剂量计应用的不足和新型剂量计的开发需求,本文基于蛋白质的辐照损伤效应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宽量程生物剂量计,并对这种剂量计在γ和碳离子辐照下的响应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使用平板扫描
随着汉语的全球推广,对外汉语教材层出不穷,关于教材的适用性研究也越来越多,这对促进教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二语习得理论和教材适用性研究的基础上,
英式汉语是英汉翻译中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年来,英语学习的狂潮席卷全国,受英语的影响,出现了带有英语语言特点的汉语,即英式汉语。这一现象在英语专业学生和相关从业者身上表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目前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手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约25%~60%患者在接
背景: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主要分为两种病理类型: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其中,食管腺癌多见于西方国家,而在包括中国的亚洲范围内食管癌以鳞状细
目的系统性地评价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是否应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更加充
释明既是一项重要的行政诉讼制度,却又是被行政法学界所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现行法对于释明的规定仅具有框架性、总目式和原则性,实践操作性不强,并且司法实践认识不统一,释
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电脑显示屏背光、家用照明、舞台灯光等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些年,单路恒流输出以及多路恒流输出LED驱动电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型飞行器在勘探、救援、监视等任务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人员受到昆虫飞行动作的启发,研究了它们的飞行机理,设计出了各种仿昆扑翼微飞行器。本文针对电磁驱动方式的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