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放化疗等,但对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仍难以让人满意。近年来,针对恶性肿瘤特异性分子的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分子水平上治疗胃癌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课题研究EGFR及其突变体EGFRvⅢ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旨在为胃癌的分子靶向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95例,选同病例癌旁组织47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GFR、EGFRvⅢ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临床病理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2010年修订的P-TNM标准。在计算机软件SPSS19.0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及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GFR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95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63例,阳性表达率为66.32%;47例癌旁粘膜组织中阳性表达16例,阳性表达率为34.04%,胃癌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EGFRvⅢ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95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45例,阳性表达率为47.37%,在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EGFRvⅢ蛋白的表达,两组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3.胃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中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中分别为67.14%(47/70)与64.00%(16/25),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患者中分别为63.33%(19/30)、67.69%(44/65),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中分别为64.00%(16/25)、67.14%(47/70),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为73.91%(51/69)、45.15%(12/26),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侵及浆膜层组与未侵及浆膜层组中分别为66.27%(55/83)、58.33%(7/12),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组与分期Ⅲ-Ⅳ组分别为76.92%(10/13)、64.63%(53/82),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胃癌组织中EGFRvⅢ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中EGFRvⅢ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中分别为47.14%(33/70)、48%(12/25),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患者中分别为43.33%(13/30)、49.23%(32/65),二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中分别为28.00%(7/25)、54.29%(38/70),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为55.07%(38/69)、26.92%(7/26),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组与分期Ⅲ-Ⅳ期组分别为15.38%(2/13)、52.43%(43/82),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侵及浆膜层组与未侵及浆膜层组中分别为51.80%(43/83)、16.67%(2/12),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胃癌组织中EGFR与EGFRvⅢ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胃癌组织中EGFR与EGFRvⅢ蛋白表达的相关系数r=0.319、p=0.002,胃癌组织中EGFR及EGFRvⅢ蛋白的表达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呈正相关。结论:1.EGFR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加,EGFRvⅢ蛋白在胃癌组织中有阳性表达,二者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2.过表达EGFR蛋白的胃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3.EGFRvⅢ蛋白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分化、侵袭转移,与预后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