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采茶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横县等地。它是江西赣南采茶传播到广西后与壮族文化碰撞而形成的采荼支系,具有浓郁的壮族地域文化特色,在促进生产发展、丰富百姓娱乐生活方面,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文化的迅速传播,传统的壮族采茶戏陷入了发展困境,已处于濒危状态。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材料,结合戏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等学科理论,对壮族采茶戏的来源与生态环境、壮族采茶戏的戏剧形态、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壮族采茶戏的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绪论,简要概述壮族采茶戏及其研究现状,明确论文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壮族采茶戏的来源与生态环境。将田野调查材料和文献材料相结合,对壮族采茶戏的来源进行论证。对壮族采茶戏生态环境的研究则从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入手。第二章,壮族采茶戏的戏剧形态。对壮族采茶戏的戏剧形态,包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演出习俗、剧本等进行研究。第三章,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那蒙采茶团与六屋采茶团作为调查对象,对剧团的生存现状进行调查,并深入分析影响壮族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因素。第四章,壮族采茶戏的保护与发展探索。壮族采茶戏要保护要发展在于其价值,从挖掘壮族采茶戏的价值入手,分析当前保护与发展壮族采茶戏的有利条件,探讨保护与发展壮族采茶戏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力求寻找有效的保护与发展途径。结语,对论文进行简要归纳。总而言之,论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所做的研究,旨在挖掘壮族采茶戏的价值,对已处于濒危状态的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做出客观的描述与分析,对壮族采茶戏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使壮族采茶戏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合理利用和充分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