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领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与他国开展交流和合作时所采取的教育应对行动,学生的跨国流动是其核心要素之一。美国作为世界上接收国际学生最多的国家,联邦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其起着重要导向作用。本文以进入21世纪后,首次对美国接收国际学生造成重大影响的9·11事件为分界线,在对9·11事件前的重要政策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按总统分期,考察9·11事件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国际学生接收政策的发展情况。第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领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与他国开展交流和合作时所采取的教育应对行动,学生的跨国流动是其核心要素之一。美国作为世界上接收国际学生最多的国家,联邦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其起着重要导向作用。本文以进入21世纪后,首次对美国接收国际学生造成重大影响的9·11事件为分界线,在对9·11事件前的重要政策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按总统分期,考察9·11事件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国际学生接收政策的发展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学生接收事宜被纳入美国官方议程。9·11事件前,政策经历了兴起、回落、复兴三个阶段;9·11事件后,政策完整贯穿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三届政府。在布什政府时期,政策出现“钟摆”现象。从9·11事件发生到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国际学生的入境限制不断加强;伴随着恐慌的逐渐冷却,以及社会各界施加的压力,政策开始逐步回暖。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政策总体保持着布什政府后期积极接纳国际学生的形象。奥巴马与他国开展教育外交,意在通过“软权力”战略提升美国经济,重振美国领导地位。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整个美国都被反移民情绪和逆全球化氛围所笼罩,国际学生接收政策与前一政府时期大相径庭,朝着紧缩和严苛的态势发展。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由于病毒所带有的传染性,联邦政府出台的限制政策进一步将国际学生阻隔在美国境外。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在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视上却是与奥巴马政府一脉相承的。这三届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际学生接收政策有一些共同特点,如以法案的形式颁布各项政策(法制化)、政策的颁布与实施都是为了满足本国的利益与需要(工具性和国家性)。当把政策串联起来分析时,这些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不持续性和不稳定性。但这一特点并不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际学生接收政策是毫无原则的。除了受美国推崇两党轮流竞选执政传统的影响外,政策还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政策虽有所变动,但它始终以“维护美国领导地位”、“维持美国国际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具体表现在保障国家安全、赚取经济利益和网罗科技人才三个方面。
其他文献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体现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信仰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对于世界和人生“应当如何”的追问和思考,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人都离不开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独特的理论意蕴与价值内涵第一次实现了科学与真理的结合。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他们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自身的价值选择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历
奖状是中小学荣誉体系中的常用物件,是对优秀学生予以肯定的物件证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在学期考试或者是品德评估中对自己寄予了极大的期待,希望能通过周期内的个人努力获得奖状。在一定程度上,奖状不仅仅是物化的荣誉载体,还蕴含一种荣誉评价的话语方式。正是奖状中各种符码的相互表征,奖状从纸质文本走向了神圣化,成为荣誉的象征。从话语符码的表达到颜色图案的选择,通过特定的文本建构图式,奖状向观者传递了一种
现代化体现着技术、经济、信息等各方面的大爆炸,人类思想也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在于取众长之和,以适应现代状况,并顺应未来发展趋势。伴随着现代化的发生和发展,社会各方面都随之变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德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时代的视角下、在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作为承担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来说,面对社会对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变革势在必行。教学变革的稳步推进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实践,但是,教师面对重重压力和挑战所表现出的消极心理状态却常常被忽视,惰性正是其中之一。惰性的滋生,限制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同时也阻碍了教学变革的推进。如何降低教师面对教学变革出现的惰性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将试图通过探索教师教学变革惰性的现状和成因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材料。论文围绕着“教师惰性是什么”、“现状如何”
写作知识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承载着编写者的价值理念,还承载着教师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关注社会、关注自我良好德性养成,以及娴熟语言文字表达运用能力等认识的价值判断。建国以来,语文教科书对写作知识的认识与编排经历了从“繁盛”到“淡化”再到“出现”的变化过程。这一现象表面看来,是写作教学内容的革故鼎新,实质而言是编辑、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对写作知识之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之于写作教学科学发展进
在线协作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参与在线协作反思的教师往往会经历复杂的情感体验,并产生各自的情感调节需求,这些需求对于其在线协作反思的效果和体验会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教师在线协作反思过程中的情感调节需求却较少受到关注,并且缺乏有效的情感调节策略支持。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支持教师在线协作反思的情感调节问题,围绕三个具体问题展开研究:(1)支持教
教育应该保障全体学生发展,这是教育民主的基本要义。在教育民主的视域下,本研究把目光投射到课堂“后排生”身上,因为后排生现象可折射有关教育公平的诸多问题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把视野聚焦到后排生的话语权问题上,后排生的话语权问题实际上是后排生现象中的核心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设计,并思考学生话语权的分析框架,从话语机会、话语内容以及话语效果三个
英语教材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现行英语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强调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看”这一语言技能。小学阶段的英语教材有别于初中和高中,小学生具有自己的英语学习特点,他们尚不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借助图像等辅助手段来促进语言理解,提高语言能力。另外,对话是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主
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是指当赋予个体不同的外表时,个体的认知、态度甚至行为会表现的遵从外表的特征。在虚拟世界中,个体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自由的创造各种形象来代表自己,我们称之为虚拟化身。以往的研究较多的关注单一身份线索对人的影响;却很少有人关注当一个化身同时存在多种身份线索时,哪一种身份线索会对个体造成影响的问题。此外,个体差异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也鲜有人关注。基于此,本研究
“数字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交汇推动了科技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产学关系作为实现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日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作为最早推动与实现产学关系发展的国家,拥有着丰富而可借鉴的有益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产学关系在组织机构与系统内外部角色的转换和功能的拓展过程中,实现了国家在全球经济与科技领域的长期领导地位。我国产学关系的发展试点始于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