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为的规定形成了产业内各企业的关系结构,不重视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和作用,形成了特有的行政主导型产业组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计划经济中被掩盖和忽视的许多问题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确立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已势在必行。 本文以转轨时期我国的产业组织(以第二产业的产业组织为主)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产业组织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第一章在回顾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的同时,重点借鉴了产业组织理论中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的基本框架和有关产业组织政策的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回顾了我国产业组织的演变过程,并着重总结了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组织演变的主要特征:行政性垄断成为最主要的垄断形式;行政垄断与过度竞争并存。第三章运用SCP范式基本框架,分析了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组织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如,市场集中度普遍偏低,专业化和协作水平低;企业市场行为不规范;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等,并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第四章针对转轨时期我国产业组织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的二元特征以及产业组织存在的具体问题,得出要确立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并提出实现有效竞争的途径:第一,建立和规范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秩序;第二,培育有效竞争的支撑点——大企业;第三,建立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协同机制和组织形式;第四,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