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房地产为主的住宅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又需要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提供资金支持.住房抵押贷款是中国住房融资的一种主要形式,目前中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已突破1万亿,随着规模的继续扩大,商业银行将面临资金来源问题,流动性风险也将越来越突出.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发行支持证券,把住房抵押贷款推向资本市场,使其流动起来,同时解决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问题与流动性风险问题.在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障碍因素,如何克服这些障碍而更好地推行抵押贷款证券化正是该文要探讨的课题.该文首先介绿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概念、基本原理,简述了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然后着重论述了其在中国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现阶段证券化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四章,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一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及创新意义:二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结构与机理,介绍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的基本结构和现金流过程,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理.第二章介绍了发达国家或地区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及启示.介绍了美国、加拿大、香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阐述了其经验对我国开展证券化的启示.第三章论述了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有利于住宅产业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新的融资手段,有利于银行解决短存长贷的流动性问题;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一是我国已具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初步条件: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初具规模,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抵押贷款证券的潜在投资者,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二是分析了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障碍: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不滞后;三是提出了中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对策与建议:大力发展与完善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建立与完善资产证券化相关法规制度,成立SPV机构,建立政府背景的专业担保公司,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与完善资信评估体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