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一以3头平均体重540士30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的鲁西黄牛阉牛为研究对象,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对肉牛瘤胃发酵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作用。三种试验日粮分别表示为:对照组(CT):饲喂基础日粮;中棉籽组(MC):11.3%棉籽;高棉籽组(HC):21.8%棉籽。整个试验设计分3期,每期21d,其中预饲期为8d,正试期为13d。试验结果表明:(1)对照组、中棉籽组和高棉籽组三个处理组pH值的平均值分别为6.60、6.58和6.63,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在同一个时间点的pH值变化不显著(P>0.05),但饲喂后2~4h达到最低值,然后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对照组、中棉籽组和高棉籽组的NH3-N浓度平均值分别为7.09、7.21和6.95mg/100mL,中棉籽组NH3-N浓度平均值最高。但各处理组的NH3-N浓度平均值以及在各个时间点NH3-N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个处理的NH3-N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饲喂后2h上升到最大浓度,之后迅速下降,4~6h后恢复到饲喂前的浓度(3)对照组、中棉籽组和高棉籽组三个处理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平均值分别为87.47、92.71和88.91mmol/L。各处理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乙丙比的平均值以及在各个时间点的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三个处理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乙丙比的平均值均以中棉籽组最高。(4)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全棉籽对肉牛食入氮、粪氮排出量、尿氮排出量、消化氮、氮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尿氮、粪氮排出量以中棉籽组最高,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以对照组最高。(5)对照组、中棉籽组和高棉籽组间的DM、OM、NDF、ADF全消化道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以中棉籽组最高;添加全棉籽对十二指肠、回肠流量、粪排出量、小肠消化率、大肠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11.3%的全棉籽显著提高NDF的瘤胃降解率(P<0.05),而对DM、OM、ADF的瘤胃降解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全棉籽对肉牛瘤胃发酵和养分的消化率均无显著的影响。但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日粮中添加11.3%全棉籽的效果最佳。试验二探讨了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粕替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无病,平均28月龄的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40头,平均初始体重为(678±122.22) kg(P>0.05),分别饲喂两个蛋白水平和不同棉粕添加量的4种日粮,试验期240d。试验结果表明:(1)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4.8%的日粮可以显著提高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肋部脂肪厚、背膘厚(P<0.05),而对肉牛日增重、眼肌面积、高档肉块占活重比例,饲料报酬等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同等蛋白水平下用棉粕替代豆粕,对肉牛日增重和各项屠宰指标等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2)提高日粮蛋白水平显著提高阉牛瘤胃液中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但对pH值、氨态氮和丁酸浓度、乙酸/丙酸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同等蛋白水平下用棉粕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对pH值基本没有影响;降低氨态氮、乙酸、丙酸浓度(P>0.05),使乙酸/丙酸略微升高(P>0.05);显著降低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在瘤胃液中的含量(P<0.05)。(3)提高日粮蛋白水平或用棉粕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对试验全程中试验牛血清中IGF-1、IGF-2、ACC和HSL的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4)提高日粮蛋白水平或用棉粕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对瘤胃原虫、总瘤胃球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的数量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研究表明:在肉牛育肥后期可以用棉粕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蛋白水平为14.8%的日粮饲喂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的育肥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