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型批评作为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批评方式之一,不仅因为“原型”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使人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通过置换变形永远地延续传承下去。本文选取了尚未受到重视的原型“足”,以探究其原型意义,并考察它在中国诗文作品中的置换变形。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研究分析当前学者对于足原型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足原型在古今中外不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意义进行简要地分析。将足原型置于文学作品中,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进行文学研究。作者期待求索足原型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文作品中所体现的意义。第二部分即正文第一章是对足原型及其置换变形进行梳理。原型批评是将弗雷泽的人类学、荣格的心理学等内容融入到文学批评当中,而终由弗莱提出并将其延续至今。但是足原型并非只是以“足”之单一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它还连同其置换变形“鞋”、“袜”的形式存在着。足原型的多元化并未丧失足之本质,仍是足原型内在特质的一种延续。第三部分是正文第二章,是对足原型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概括。按照足原型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意义将其分成三大类:审美意义、性的象征和信物的显示。第一类主要研究足原型置换变形中的“脚”,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对于女子魅力的象征,同时也存在将这种魅力延续为男子对女子足、鞋、袜的狂热追求之例证;第二类研究足原型及其置换变形后的“鞋”在男女情恋关系中所具有的传情达意的作用。这在唐诗宋词以及明清小说中有若干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此外,有一种特殊的男女关系,如俄狄浦斯情结中的乱伦关系中也以足原型作为中介来呈现;第三类是一种信物的显示,两人(特别是情侣夫妻之间)若是约定事情,都拿一方(一般是女方)的鞋子来作该约定的信物,双方见到鞋子就像见到对方或是见到当时双方的约定。一般是双方确定婚姻,其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较多出现。还有一种情况是鞋子充当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根据身份高低贵贱所穿着的鞋子也有差异。这一点虽然在作品中体现不多,但仍不可忽视。第四部分是正文第三章,研究足原型的置换变形.及其审美意义。足原型出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时候,已经不是简单直接地展现“足”“鞋”自身之意义,而是更为复杂。不可否认,现当代文学中的足原型还存有其本来的意蕴,足原型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婚姻甚至是性,但并不止于此。越来越多的作家注意到足原型视角下女性的情感诉求,甚至是生命诉求。作家通过鞋子这个原型来展现现代女性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追求。这是足原型在文学创作不断发展中所衍生出不可忽视的全新审美意义。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通过以上对足原型本身及其置换变形内蕴之研究,得出结论。笔者认为,对足原型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表层,除对其本身意义及置换变形后对现代文学创作之审美方面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从中探究当下女性对自己命运地不懈追求与努力争取把握的积极意义。透过原型的视角审视足原型在中国诗文中的意义,进而激发女性对其自身幸福及对个体生命意义之追求地思考,应该是我国文学作品创作中足原型内蕴精神升华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