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他汀类调脂药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来永州市中心医院(冷水滩院区)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观察者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并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测定,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于3个月后复测血清Lp-PLA2水平,将有完整资料的10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冠心病的不同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B组为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经三个月治疗前后自身血清Lp-PLA2水平的变化及两组间变化的差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所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不同分为C、D两组,C组即辛伐他汀组,D组即阿托伐他汀组,对比各组基线血清Lp-PLA2水平及经调脂药物治疗3月前后血清Lp-PLA2结果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两组患者的性别、调脂药物、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红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的性别、冠心病分类、既往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红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p-PLA2水平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P=0.005)。3.A、B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03,P<0.001)、甘油三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9,P<0.001)、低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0,P<0.001)、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2,P<0.001)。B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98,P<0.001)、甘油三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9,P<0.001)、低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0,P<0.001)、高密度脂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5,P<0.001)。4.C、D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p-PLA2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p-PLA2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水平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5,P<0.001),D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5,P<0.001)。5.A、B两组患者三个月治疗前后的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三个月治疗前后的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他汀类调脂药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降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疗效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2.阿托伐他汀降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疗效优于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