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认为,胃黏膜上皮经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性增生之后,可能会发展为胃癌。当肿瘤发生后,机体可通过免疫效应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认为,在抗肿瘤免疫效应中,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力,体液免疫通常起协同作用。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为活化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 NK),它们可通过穿孔素(perforin, PFP)/颗粒酶B(granzymeB, GrB)介导的细胞毒途径和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发挥作用,其中PFP/GrB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主要途径。GrB是CTL和NK细胞中含量最丰富、发挥细胞毒作用最快且有效的颗粒酶,是主要的效应分子。PFP是发挥细胞毒作用的另一特征性标志物,它与GrB共存于活化的CTL和NK细胞胞浆中。GrB与PFP主要表达于CD4+ CTL、CD8+CTL及NK细胞,其中以CD8+CTL和NK细胞为主,故在肿瘤组织中浸润的GrB+和PFP+的淋巴细胞密度可直接反映肿瘤局部免疫状态。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GrB和PFP不仅存在于CTL和NK细胞中,而且也存在于其它一些细胞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肿瘤细胞中发现GrB和PFP的表达。目前研究显示,它们不仅可在一些淋巴肿瘤细胞中表达,而且也发现GrB、PFP在人体乳腺癌和肺癌等上皮源性癌细胞中的表达。我们先前研究发现,GrB在胃良恶性组织中也有表达,并认为胃癌组织中表达的GrB可能发挥其细胞毒作用抑制周围的局部免疫反应,但GrB+的胃癌细胞是否具有细胞毒淋巴细胞(CLs)的生物学特征尚不清楚。胃黏膜是由多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所构成的一种十分复杂的上皮组织,由此发生的恶性肿瘤—胃癌是如何发生的?起源于哪一种细胞?起始部位何在?发生发展过程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进行胃癌组织发生的研究。近年有研究显示,胃癌细胞还可能起源于骨髓源性细胞(BMDC)提出了胃癌细胞非上皮起源的新学说。在我们先前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讨GrB和PFP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与局部免疫状态的关系。全文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主要探讨PFP在良恶性胃上皮细胞是否亦有表达?其表达是否与GrB有共表达关系?旨在揭示GrB+胃癌细胞是否具有细胞毒淋巴细胞样的生物学表型特征。从而可能为胃癌细胞的非上皮起源学说提供了强力佐证,为进一步研究GrB+胃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在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在胃癌患者其胃切缘-癌旁-癌组织中浸润的PFP+ TIL细胞密度的变化,从而揭示胃癌局部免疫状态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术前未进行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其它治疗,经外科行胃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后患者标本35例,收集其相应完整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同步检测胃癌患者的切缘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相应转移淋巴结组织中GrB与PFP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肿瘤周围浸润PFP+ TIL细胞数量及分布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1、GrB蛋白在胃切缘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是40.00%(14/35),42.86%(15/35),48.57%(17/35),相互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同步检测PFP,发现在所有患者的胃切缘、癌旁、癌组织中PFP均为阴性表达,仅见胃不同部位组织间质中PFP+ TIL细胞有散在表达可作阳性内对照;同时发现GrB+与GrB胃癌组织对应胃切缘组织、癌旁组织GrB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2、Gr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病理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两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3、GrB在淋巴结转移灶胃癌细胞中也有表达,35例胃癌患者中共有23例淋巴转移,GrB在淋巴结转移灶胃癌中表达率为52.2%(12/23)。而相应的原发癌灶中GrB表达率为26.1%(6/23),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部分:1、在胃切缘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均可看到不同程度浸润于组织间质中的PFP+ TIL细胞。切缘与癌旁比较(P<0.01);癌组织与癌旁比较(P<0.01);切缘与癌组织比较(P>0.05)。2、胃癌组织周围浸润的PFP+TIL细胞密度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根据目前实验结果GrB阳性胃癌细胞不与PFP共表达,即GrB在良恶性胃上皮细胞表达不依赖于PFP,未能证实GrB+胃癌细胞具有淋巴毒细胞表型,对于胃癌非上皮起源学说(BMDC起源)尚不能提供强有力的佐证,需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GrB可能参与GrB+胃癌发生的全过程,是胃癌形成的早期事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PFP+ TIL细胞在癌旁中的密度显著高于癌巢中的,提示胃癌组织局部PFP+ TIL细胞数量减少,局部免疫能力下降,有助于肿瘤的增殖和转移。PFP+ TIL细胞在肿瘤间质浸润密度与预后可能成正相关密度高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但具体作用机制需进一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