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随着投资者对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担忧的逐步升温,地方债和城投债已经成为了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国内的相关研究往往采用定性的方法,探讨地方债和城投债的发行机制、隐含风险以及风险防范措施。定量的研究却少之甚少。这主要是因为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现成的数据库来提供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信息。因此,本文直接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网站获取有关地方政府的历年财政信息以弥补学术界在此方面的空白,并运用多变量回归模型来分析地方债和城投债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就地方债而言,本文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地方债的发行规模等方面来探讨地方债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本文发现无论是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都未对地方债到期收益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这说明目前地方债本质上是准国债。然而,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对其到期收益率产生显著性的影响。由此可见,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是地方债的流动性优劣。就城投债而言,本文从发债人的财务状况、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城投债的信用评级以及城投债的发行规模等方面衡量了城投债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尽管发债人的杠杆率对城投债到期收益率有显著性的影响,但回归系数显示杠杆率越高的发债人,相应的地方债到期收益率会越低。这显然与经济学理论相悖。地方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政府等级(即省级、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对城投债到期收益率也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这说明投资者在选择城投债时所关注的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财政、政治影响等综合实力。城投债的信用评级对城投债到期收益率同样产生显著性影响。我们进一步发现发债人的总资产规模、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都是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时考量的因素。综上,本文建议相关金融机构及时调整地方债的发行机制以能够反映出不同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同时,考虑到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对投资者的影响重大,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也应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在债券评级时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以引导投资者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