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碱性燃料电池用阴离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中的一种,可以安全高效的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根据电池中聚合物膜种类的不同,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主要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AEMFC)。由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的研究方向已逐渐转向了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在碱性条件下工作的,因此不必使用贵金属作为催化剂,极大的降低了电池的运行成本,且由于其原理的不同,电池内的电化学反应效率更高,且能避免燃料泄漏等诸多问题。碱性
其他文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之一,其被称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从近些年DSSCs的研究进展来看,一方面在于如何从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的角度去提升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则集中于器件的组装特性研究。在DSSCs关键性材料的开发上,主要着力于找到更为合适的电解质材料、光电极材料等,来提升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等关键参数。目前DSSCs使用的电解质材料主要是液态的电解
学位
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能量转换器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由于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排放低和燃料丰富的优点,在新能源应用领域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大范围应用的主要挑战是其动力学缓慢的阴极反应,或者说是铂催化剂的低活性,并且因此导致了阴极的高铂担载量和高成本。因此,开发高活性的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是实现PEMFC商业应用的关键。有序结构的Fe Pt合金纳米颗粒具有相比于商业化催
学位
全固态电池中锆酸镧锂固态电解质具备四方相及立方相两种石榴石结构,其中立方相石榴石结构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与有机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窗口,长循环充放电性能与倍率循环充放电性能稳定。但是固态电解质的环境稳定性较差,并且其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组装全固态电池的匹配性尚需进一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对Li_7La_3Zr_2O_(12)固态电解质粉体及陶瓷的制备工艺
学位
定子线棒是高压电机电、热、机械和环境等多重应力集中的核心部件之一。据统计,绝缘故障占水轮发电机故障的56%,而定子绝缘故障占绝缘故障的三分之二,定子线棒性能对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定子线棒一旦发生问题,会导致发电机停机,甚至引起定子绕组损毁事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的电性能,是保证发电机稳定运行和提高寿命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研究高压电机定子线棒绝缘结构的优化方法,
学位
发展电动汽车是改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呈现“井喷”式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2019年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突破210万辆,同比增长40%。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产量也不断攀升,国际动力电池权威研究机构SNEResearch报告:2019年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为116.6GWh,同比增长16.6%。动力电池每用必衰,2020年迎来首个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据中国汽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的电化学器件,其能量密度远高于传统电解电容器,但是与锂电池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E=CV2/2的计算公式,要想得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可以选择提高比电容或工作电压范围两种方式。非对称电容器具有不同的正、负极材料,可以充分、灵活地利用两者的比电容和工作电压范围,从而优化整个器件的储能性能。开发性能优良的电极材料,研究其设计方案、制备工艺和储能机理,是有效提高非对
学位
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因其带隙可调、组分可控、光电性能和稳定性突出等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以无机钙钛矿为光吸收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无机钙钛矿的微结构与光学特性、载流子传输动力学之间的规律,建立材料和器件结构与光电性能的构效关系,解决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相结构不稳定、各组分间能级失配和载流子复合率高等问题,对于获得高效稳定的无机钙钛矿
学位
高效能量存储对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实现高效能量转换至关重要,因此设计制备具有高比能、高稳定性、长循环寿命的电极材料及储能器件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等优点,作为主要的储能器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钠离子电池因钠元素丰富、价廉,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相似的储能机理,在大规模储能中极具应用前景。金属-硫电池的理论比容量高,硫元素丰富低廉、环境友好,是高功率密度储能电池的首选。为
学位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是基于量子点带隙可调、多激子效应、可室温溶液法加工、稳定性好等优势发展起来的新型光伏技术。其中,利用Zn O纳米线(Zn O NWs)和PbS量子点构筑的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实现了电子传输层和光吸收层间的互穿,使光吸收方向与电子收集方向实现正交化,从而有效增强了光生电子传输和收集;同时,体异质结结构有效解决了PbS量子点电子(少子)收集长度不足所导致的PbS光吸收层厚度不足问题,使光
学位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传统火电机组被替换,电网形态逐渐发生变化,频率动态响应恶化而控制资源量减少,频率稳定控制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且面临的潜在有功功率缺额事故的扰动量和发生概率增加。另一方面,电网等效惯量降低,一次调频(Primary Frequency Regulation,PFR)备用容量减少,热状态等因素对PFR能力的影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