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转折年。这一年,长期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和资本运作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并得到快速推进。2006年,经过精心修改的两部重要法律——《公司法》和《证券法》颁布实施,新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随后颁布,我国的资本运作开始进入股改后的市场主导阶段。可以预见,以全流通为主要目的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能从根本上解决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制度性缺陷,必将大大推动资本运作的市场化进程,使得各类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活动变得更加活跃。
企业并购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为我国企业并购的支付方式带来更多的创新。企业并购活动中,支付方式的设计和选择对并购双方的股东利益、并购价格的形成以及并购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都有直接的影响,是并购交易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本质上讲,收购方选择支付方式的过程就是一个风险回避的过程,因为每一种支付方式都存在着其特有的风险。本文专注于研究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最终环节——支付,结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支付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接着通过对现金支付、换股支付以及混合支付方式的支付成本和支付边界分析,并考虑了各种支付方式给并购带来了不同的费用成本的因素,建立了相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不同支付方式的支付风险,揭示支付风险控制的关键在于以风险收益分配为依据的支付要点选择上,然后针对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的支付要点选择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从投资组合的视角,研究了以并购后存续企业资产组合的收益率风险程度最小为目标的换股比率的确定问题,并得出了该目标下最优的换股比率及持股比率。最后结合案例分析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并购实践,并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