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具体层面的研究,即对当代中国政治权威理性化建构的研究。这是在现代化的宏观视野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规范性的角度来思考转型时期当代中国政治权威的重塑问题。秩序是人类政治生活的首要目标,良好的秩序是社会共同体存在、持续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历史表明,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由政治权威来建构和维持的。政治权威既是国家理性的需要,也是社会理性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构成了政治体系的主要政治权威。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是执政党,人民政府是由党建立和领导的,因此,党和政府的权威紧密联系在一起。党失去了权威,政府也就无权威可言。因此,塑造政治权威,主要是要塑造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国家政权的执政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转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因素,甚至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政治不稳定,削弱了人们对党和政府权威的认同感。维护政治权威,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合法性资源的流失必然导致政治不稳定,最后危及政治体系的生存。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地指出,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历史昭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威的存在,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性、统一性、连续性、前进性的基石;维护中央的权威,关乎党的领导的实现,是发挥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论文的导论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权威是秩序建构和维系的有机环节和必要机制;政治权威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由民众心理、感情、态度、信仰所表征的对公共权力认可的价值,体现为社会成员对政府、政治制度及其运行过程所构成的政治体系的自觉服从、自愿认同。合法性基础是政治权威的内在要求,它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理念认同、规则认同和有效性认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政治发展的涵义、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政治发展的两种方式。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写作思路,内含论文的写作意义。第四部分简单地综述了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分析视角。第一章由三部分组成,主要从历史角度考察了社会变迁时期政治权威的演化。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权威的基本架构以及在晚清的最后终结;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民初议会“政党政治”的幻灭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权威困境;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近现代中国革命的演展逻辑、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确立与巩固。第二章由四部分组成,主要探讨了在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和全球化为主要变量)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权威所面临的新挑战。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组织结构的挑战: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对政治权威的挑战;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政治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对政治权威的挑战;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政治文化的分化变迁对政治权威的挑战。第三章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分析了转型时期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权威的重要性。第一部分主要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取向来阐述,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部分主要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路径来阐述,指出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需要政治有效而积极的推动;第三部分主要从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来阐述的,指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是一个超大规模社会,超大规模社会需要加强社会整合,加强社会整合需要党和政府具备高度的政治权威。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挑战也需要加强以党为核心的政治权威。第四章由四部分组成,主要阐述了在社会转型期通过政治建设来塑造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威。政治是灵魂,是统帅,是关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加强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威,从根本上而言,需要通过政治建设这条途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以执政党权威建构为基点塑造政治权威,分别从党政关系、党群关系、党内关系来表达这一主题;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通过加强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来塑造政治权威,分别从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来分析: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通过提高政府绩效来塑造政治权威,分别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利益协调和维护社会公正、建设服务型政府来分析;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通过推进政治文化建设来塑造政治权威,分别从创新发展主导政治文化、加强政治社会化工作、推进公民文化建设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