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这篇论文由四个论点组成。第一章,是对基顿的银幕形象“巴斯特”的分析。首先,巴斯特的身份本质一是天性纯良的孩童。第二,他在某些时刻,是作为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为形态所展现的。其次,巴斯特的身上含有两种哲学:其一,他看世界(对人、对动物、对无生命的东西)不带有偏见,这是一种禅宗人物的价值观。其二,他在狂乱中仍然泰然自若的态度,是一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胸襟。第二章是对基顿与卓别林的喜剧观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论文由四个论点组成。第一章,是对基顿的银幕形象“巴斯特”的分析。首先,巴斯特的身份本质一是天性纯良的孩童。第二,他在某些时刻,是作为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为形态所展现的。其次,巴斯特的身上含有两种哲学:其一,他看世界(对人、对动物、对无生命的东西)不带有偏见,这是一种禅宗人物的价值观。其二,他在狂乱中仍然泰然自若的态度,是一种“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道家胸襟。第二章是对基顿与卓别林的喜剧观念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喜剧观念从本质上说是根本对立的。第一,基顿没有建立过自己的形象,而卓别林将“塑造形象”放在首位;基顿的“巴斯特”是一个“渺小但不弱小”的“孩童”,卓别林的“夏尔洛”是一个“弱小但不渺小”的“成人”。第二,基顿以“机器场面”为噱头母题,而卓比林反对机器,他在每部电影中都有的“吃”、“醉”场面构成了他的噱头母题。在让观众意外的手段上,卓别林用相近的行为动作产生相距很远的情境,基顿则用镜头的转换来破坏观众感性的真实。第三,在空间的维度上,卓别林闭合空间,基顿延展空间。第三章提出了基顿电影具体体现了“数学”、“超现实主义”、“杂耍”与“流缓的节奏”的美学风格。数学之美在于他影片中缜密谨严地对称性的故事结构、以及“数量比”、“面积比”与几何结构的场面调度。超现实主义风格在于基顿对物体和身体的无端且富有想象力的运用上,以及影片中现实主义与彻底混乱的结合。“杂耍美学”在于基顿对即兴创作的运用,以及他滑稽又华丽的特技,这是“杂耍”的本质。“流缓的节奏”体现在基顿对真实时间的追求,这是基顿深邃的电影视野的证明。第四章探讨了基顿的地位。他确立了基顿式风格的表演传统;他的承继者有两个派系,冷面派和动作派。他发明了噱头与类型相结合的搞笑片,既是先驱者,又无人能出其右。最后一节分析了人们对基顿的评价:从喜剧明星到伟大导演。
其他文献
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已经不是梦了,互联网的传播带动着世界各地的信息飞速交换。在全球化的漩涡里,各国电影都在积极面对,其中包括非洲大陆上的尼日利亚的电影。它是复苏于1992年,最初以手持摄影机拍摄,私人电脑剪辑,直接刻录在DVD或VCD上销售的“小屏幕”电影,到如今只经过短短二十多年努力发展其规模和生产力已经反超好莱坞电影,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一直以来的高产出、低质量的风评,让尼莱坞电影饱受各界
《福佑》是澳大利亚作家彼得·凯里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自出版以来获奖五项并以电影的形式呈现。彼得·凯里曾两次荣获布克奖,被誉为是充满力量和想象力的具有国际色彩的作家。他的小说显示出幻想与真实杂陈的特质。《福佑》是一部黑色幽默色彩浓厚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以荒诞情节讲述现代人在家庭、社会以及精神生活中的迷茫,压抑而扭曲的欲望,内心的冲突和焦虑,离奇世界折射现代人性以及现代人所处的伦理困境。《福佑》的情节是超
关羽忠义千秋、义薄云天的典型特征历来被文艺作品、尤其是戏曲艺术所青睐,时至今日在民间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几百年来,无数的戏曲前辈以关羽为主题,创作出诸多极具社会价
在中国动画史上,有哪吒一角出现的动画作品可谓数不胜数。无论是经典影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还是大型动画连续剧《哪吒传奇》,抑或是新近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通过改编成功地塑造出了深受观众喜爱的新的哪吒形象。这说明在中国动画市场中,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依旧蕴藏着无限的改编潜能。通过合适的动画改编,便能使传统角色焕发新的生命力。文艺作品的创作既受特定时期背景的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崛起,为新兴的移动手机应用软件提供了技术条件。在这其中,社交媒体作为重要的一个移动应用软件类型,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途径,新兴的传播方式也得以兴起。短视频社交平台作为近几年出现并且拥有广泛受众的移动应用软件,因其新颖奇特、传播便捷、使用门槛低、内容多样、娱乐性强等特征迎合了现代人的传播与交往习惯,尤其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其在内容生产、传播、分配等方面
硅基光子技术通过光互连方式实现光子器件与光电器件的大规模集成,在数据中心、光通信等高容量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关注。高性能的近红外探测器作为重要的硅基光子器件,在系统
世界文化灿烂多样,如何让人们感受不同文化之美,是译者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推动翻译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澳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澳大利亚一直对研究中国文化有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手机、游戏机等其他硬件平台上的游戏也日异月新。游戏画面越来越精美,剧情越来越丰富,这都是游戏创作者的智力成果。如果不保护好这些智力成果,游戏产业势必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依据201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游戏画面采取额的主流保护路径为拆分保护或者以类电作品进行保护,但拆分保护以及以类电作品进行保护路径都存在诸多缺点。在2021年6月1日将施行的新著
受事主语句是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句式,贯穿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全过程,是汉语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结合语言本体和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将汉语受事主语句分为有词汇标记和无词汇标记两大类型,其中有词汇标记类根据不同的词汇标记分为五种类型,无词汇标记类依据施事隐现与否分为两类。我们发现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受事主语句各类型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日韩高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受事主语句用例的收
“冒名顶替”上学现象的频发,具有多因性,作为法律研究者应当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法律原因,通过分析其背后的法律原因来说明,教育法律规范原则性规定与准用性规则过多是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之一;而后是通过民事侵权的规制途径也未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是原因之二。而冒名顶替上学行为的性质内核恰是侵害公民受教育权与公平招录秩序,刑法需要对于这类现象予以回应。刑法在规制具体行为之时,应当以刑法的基础理论为基石。而法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