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应用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进入教育界的视野,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育人功能受到广泛关注。高中历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历史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集夯实基础、巩固技能、提高能力等功能于一体。框架式教学法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分为骨架教学、专题教学、拓展应用三个阶段,根据教学任务科学重组教材知识,对推进三维教学目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将框架式教学法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研究尚少,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如何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复习阶段教学的新思路,如何通过框架式教学法更大程度地发挥高中历史复习阶段教学的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论文首先对框架式教学法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阐释,分析框架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探讨其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为研究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可操作性,对高中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一线历史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材料,发现学生难以在复习阶段发挥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均呈现出一定的消极被动倾向,导致历史教师的教学规划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不能高效统一。针对以上等问题,论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为证实框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教学价值,论文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完整展示同一知识内容在骨架教学、专题教学、拓展应用三个阶段不同的教学组织以及可达成的教学目标。最后,论文针对教学设计进行效果分析及反思。教学案例的实践证明,框架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扎实基础,形成系统性的历史思维与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念,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框架式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论文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框架式教学法能够更加高效地应用于高中历史复习阶段的教学中。
其他文献
由于半马尔可夫跳变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对物理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而备受关注,包括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已被广泛用于垂直起降直升机,DNA分析和直流电动机控制.关于半马尔可夫跳变神经网络的许多重要研究已经有大量报道,例如稳定性分析,扩展的非脆弱耗散估计和控制设计.另一方面,与过去的点对点系统不同,当前的网络控制系统是通过网络连接的组件实现的.以周期性方式执行的时间触发控制会导致计算复杂度增加,通信资源浪费以
社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还承担着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使命。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需求的升级、专业知识的革新以及智能工具对人力的替代等一系列新挑战,社区教育教师需要因时而动,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特质,重新审视自我,以更加契合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本研究首先阐释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他国对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壮大,信息大爆炸时代已然来临,现有的网络信息平台数据冗杂、充斥着各种广告或虚假信息,快速、精确地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利用自动文本摘要技术,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有价值的可信信息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自动文本摘要技术分为三类:抽取式摘要技术、生成式摘要技术和将两者相结合的抽取生成式摘要技术。基于统计或规则的抽取式
明代理学,虽然是宋代理学的延续,但是在延续过程中,却有着极大的发展。明代初期的理学,上承元代朱陆调合的思想,下启明代中期的王学,在整个明代理学发展史上具有起承转合的重要意义。曹端是明代初期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理气关系等方面委婉地提出了与朱熹不同的看法,并对河东学派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曹端不尚空谈,更注重将儒学伦理观念转换为广泛的儒学实践,尤其在家庭治理方面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实
周代育儿活动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育儿活动中所育对象的儿童,是家庭绵延的基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希望。育儿问题既包含了周人的子嗣观、求子活动,也包含了家庭的养育和社会对儿童的抚育。因此,育儿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周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周代育儿活动的展开,是以周人多子多福为主的子嗣观为前提的,周代的子嗣观也体现了周人的育儿期待。周人以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多子多福的子嗣观,一
当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国内对历史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异彩纷呈,很多教学模式在历史新授课中应用较广。但当前历史讲评课课堂中,仍存在教师从头讲到尾、忽视学生主体等一言堂问题,在高考重压之下,历史课讲评中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亟待通过教学改革,特别是研究教学模式在历史讲评课中的应用,切实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转变历史讲评课传统模
当今中国儒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面向,“政治儒学”是其中一支。“政治儒学”理论与康有为思想研究相结合,产生了“新康有为主义”。因此“新康有为主义”是在“政治儒学”理论范畴下展开的,着重研究康有为的政教制度改革和经学思想,号称“突破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前提和理论格局”,(1)鼓吹构建所谓的儒家式的现代中国历史叙事结构,和以康有为为现代新儒学开端的新道统说。“新康有为主义”违背史实,奉承康有为为当代
作为“士”之婚礼,士婚礼是人文理念升腾后的一种特殊的婚礼形式。士婚礼起源自走访婚,大抵形成于周公制礼作乐,广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仪式保存于今本《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迄今,学界内专门探讨周代士婚礼的著作极少,更忽略了对“士”的地位及意义的分析。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古代士娶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主要仪节,俗称“六礼”。“六礼”不是杂乱无章的行为,具有程式化和标
《论语》作为一部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有很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从《论语》中所涉相关史事入手,对先秦两汉时期典籍如《左传》《史记》《孔子家语》《说苑》《庄子》《荀子》等与《论语》相关的文献记载,加以汇辑整理。这些典籍中的记载多有不同,本文就是对这些与《论语》相关但又不尽相同的史事进行一些考辨。儒家学说担任着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核心,《论语》一书作为儒学的经典,历代学者对其加以注疏研究,著作不胜
郝懿行(1757-1825)是乾嘉时期的经学名家,著有《尔雅义疏》十九卷、《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春秋说略》十二卷、《春秋比》一卷、以及《诗说》《书说》《易说》等。《郑氏礼记笺》作于郝懿行为母丁忧期间,是他在反复研读郑玄《礼记注》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颇有心得的礼学名著。该书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郝懿行卒后经过其妻子王照圆和后代的整理,最终于光绪八年(1882)刊刻传世,广为世人所知。郝懿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