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穿刺机器人力反馈主从系统与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介入诊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和局部疗效好等优势,在肺癌活检、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此技术在临床过程中具有辐射危害,医生无法在CT环境下根据实时术中影像实施手术操作,仍然依赖医生主观经验或以虚拟图像导航设备进行穿刺,穿刺准确性低、无法及时发现穿刺过程中发生的病灶移位、出血、气胸等情况,制约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和肺穿刺手术的质量。因此急需建立一套全新的真正实时的图像引导穿刺机器人系统,实现CT介入下肺穿刺手术的全面改观。本研究针对目前肺穿刺手术中实时性差、穿刺精度低、手术难度大等问题,研发了主从式肺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使医生能够在远端实施穿刺手术,实现无辐射实时穿刺。论文围绕肺穿刺手术机器人力反馈主从系统及控制策略展开,重点研究手术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双边控制算法、力觉交互技术,并开展相关实验验证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手术的临床需求分析,结合图像、遥操作、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研发一套基于力反馈的主从式肺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并提出了相应的手术操作方法和流程。第二,针对主从异构式手术机器人系统,对其主操作手进行了运动学建模,并求得了正逆运动学解的所有显式解析表达式,以实现实时运动控制。针对从端机器人,基于D-H参数法,构建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分析机器人正逆运动学,并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分析机器人运动空间,研究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法分析机器人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并进行了相关的仿真实验。第三,对肺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不同的双边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并选择力-位混合型控制策略。研究系统的工作空间映射,采用增量式位置控制策略获得主从空间映射关系,通过变比例主从控制方法实现主从工作空间的灵活调整。将主从跟随误差引入到位置反馈,提高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和跟随性。另外,对机器人的作业任务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位姿分离的运动控制策略,并提出基于任务导向的运动控制算法。第四,研究主从式肺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力反馈算法。设计数字滤波器实现对六维力传感器采集的原始力值信息进行滤波处理,通过重力和零漂补偿及坐标转换算法获得从端手术器械与环境之间的真实交互力,并将其反馈到主端;另外,将主从操作过程中的位置误差与力反馈信息进行融合,并共同反馈至操作者,进一步提高了主从控制过程中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最后,在主从控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搭建实验平台,对机器人系统的性能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肺穿刺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穿刺手术的需要,基于力反馈的主从控制系统能够使医生在远离辐射环境下实施手术,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并可提供较好的操作灵活性和临场感。
其他文献
用户输入行为是指用户在使用中文输入法进行文本输入时所发生的击键、修改、查找、选择和确认等操作,以及这些操作背后所蕴含的规律的总和。用户输入行为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
月球探测器着陆触地阶段将经历一段短时冲击过程,为考核探测器结构及其搭载的有效载荷能否在该力学环境下正常工作,需开展探测器着陆动力学分析,并对探测器关键位置处的着陆
天线系统在加载天线罩或安装在载体平台上后,其电磁特性明显受到附近结构的影响。在现代天线设计中,亦需要精确评估这些影响来修正天线结构参数。将天线与周围结构看作一个整
近年来,随着现代军事国防技术的快速发展,光电平台作为关键部件备受关注,而其中控制系统作为核心起着关键作用。在控制系统中,跟踪精度是衡量光电平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系
现有空间观测系统基于传统成像体制,受限于探测器的物理尺寸、数据带宽、曝光时间和光学系统的衍射极限,易受光照变化、光学或运动模糊、量化采样和噪声等因素干扰,使图像质
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是当前先进加工领域的前沿热点技术。其无接触、无污染的加工方式及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效果为微纳加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革命性技术。超快激光的脉冲持
石墨烯材料由于其本身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它能够应用于能源存储、能量转换及刺激响应等相关领域。近年来,石墨烯类多维宏观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借
当前遥感信息处理已经进入数据海量化时代,图像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然而,由于受到大气运动、大气吸收散射、卫星平台运动及探测器元器件损坏等因素的影响,传感器采集到的
明式家具源起两宋,形成于明代中晚期的吴中一带,于明晚期和清早期发展到高峰,并不断发展和沿革。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到顶峰的作品,在世界家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
随着现代防御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不断地加固,其厚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已经由地面转入地下或山体内部。这类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