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CT泪道造影扫描技术,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眼睑启闭时泪囊的容积及形态变化,进一步完善泪液排泄机制。 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份前来就诊的14例单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患者,平均年龄41±13岁,其中13女1男,右眼6只左眼8只共14只眼,无既往眼病及眼部鼻部手术、外伤史,内眦无畸形。术前检查使用CT泪道造影技术,患者俯卧位,将约0.5ml的碘普罗胺注射液(碘浓度300mg/ml)经下泪小点缓慢注入后,在患者睁眼的情况下对眼眶部进行扫描(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薄层,层厚0.75mm,窗宽1500HU,窗位450HU),保存图像数据后令患者稍用力闭眼,再次对眼眶部进行扫描后保存数据。以造影剂显像的最顶端定位为泪囊的顶端,泪囊-鼻泪管连接的狭窄处定位为泪囊的底部,利用CT机自带的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容积计算程序,将水平位扫描所得的每个图像泪囊中充满造影剂的区域进行描绘得出面积,乘以0.75mm即该部分的体积,由此获得的所有部分的体积加起来就是泪囊的总容积。取泪囊(正常国人泪囊长度约13.3±2.2 mm)顶端以下约3mm左右部位水平截面作为泪囊上部形态研究的对象,顶端以下约7mm处部位水平截面作为泪囊下部形态研究的对象(以造影剂显像的最顶端定位为泪囊上部)。使用自带系统中的测量功能可直接获得该截面的横径和前后径大小。 结果: 对这14位患者进行CT泪道造影扫描后所得的眼睑启闭前后的泪囊容积为开睑时0.165±0.073,闭睑时0.165±0.076,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P值为0.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睑启闭前后泪囊上、下部特定横截面的前后径、横径大小进行配对t检验,所得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开睑和闭睑的状态下泪囊容积无明显差别,不支持泪囊泵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