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根据自传类书籍《巴兹尔街蓝调》而完成的实践报告。《巴兹尔街蓝调》的作者是迈克尔·霍洛德。霍洛德出生在伦敦,曾在伊顿学院受过教育,196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家休·金斯米勒的传记。迈克尔·霍洛德是英国最著名的传记作家之一,《巴兹尔街蓝调》是他的第一本回忆录。这本书既是一部侦探小说,一部家庭回忆录,也是一部关于自我发现的隐晦的旅程,既惊人又让人感动。本实践报告选取了该回忆录的第一章的前三节进行翻译,并研究了此次翻译活动的意义、基本过程、遇到的问题和所运用的翻译指导理论,从而写成此翻译实践报告。《巴兹尔街蓝调》是一本人物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想象和推断。纪实性是传记的最基本要求。译者选择这种文学体裁进行翻译,其目的在于通过纪实性的文字让读者真正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内心感受,从而了解西方人的真实生活方式。根据传记类作品的纪实性特点,译者选择应用功能对等理论进行翻译指导。功能对等理论不强调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即译语接受者与原语接受者在阅读作品时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反应。该翻译理论在译者面临困难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应用如下:词汇方面,译者根据对内容的自身的理解对文中出现的难译以及包含引申含义的词汇用通俗易懂的词汇进行替换,从而使读者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长难句方面,译者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转换句子的表达顺序,用符合读者阅读理解习惯的方式进行适时的调节,同时保持译文的连贯性。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意识到了自己在翻译方面存在的不足,因而从翻译理论的重要性、笔者应具备的素质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做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