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一经过二次再结晶工艺得到的且主要用于制作变压器铁芯的取向硅钢,和其他金属材料一样,内部的金属组织结构也决定了其磁性能。取向硅钢本身最突出特点是具有极强的Goss织构,即{110}<001>织构。在硅钢中加入Sn元素对初次再结晶能起到一种辅助抑制的作用,因此在硅钢中添加Sn元素已经成了钢铁企业开发生产高性能取向硅钢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目前通过初次再结晶退火和高温退火可以使取向硅钢的高斯晶粒取向形成单一锋锐的高斯织构,从而得到一种磁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取向硅钢。因此充分探究这两个环节在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织构及其抑制剂的演变规律对于高性能取向硅钢的设计和生产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的意义。本文以国内某大型钢厂生产的含锡取向硅钢冷轧板,经过初次再结晶退火和高温退火,采用先进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透射电镜研究了钢厂生产含锡取向硅钢在初次再结晶退火和高温退火两大工序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织构及析出物的演变规律。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试样在退火温度为830℃,退火时间达到30s时初次再结晶已经完成。随着退火时间延长,其Σ1晶界的比例减少,Σ3、Σ5、Σ7晶界的比例分数没有太大变化,Σ9晶界的比例提高,为1.126%;其再结晶织构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冷轧织构,晶粒的取向差主要分布在20°-55°之间,并在45°左右出现了峰值,这时晶粒的取向差已经逐渐转变为以大角度晶粒为主了。试样在高温退火过程中,试样在1000℃-1020℃之间开始发生二次再结晶,当温度达到1020℃时,这时二次再结晶已经完成。组织中Goss晶粒平均尺寸分均小于相应退火温度时基体的平均晶粒尺寸,其不占有尺寸优势。二次再结晶发生之后,Goss织构逐渐占有主导地位,面积分数为96.3%。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Goss晶粒位向逐渐趋于标准,均有利于磁感应强度的提高。高温退火过程中主要的析出物为AlN+MnS的复合物,少量的析出物Sn。退火中析出物的抑制力随着析出物的体积分数的逐渐降低而不断的下降,在900℃时析出物发生明显的聚集现象;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Zener因子不断的增加,在900℃达到最大,析出物晶粒分布密度也逐渐达到最高值8.9×1014个/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