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发展使中国迈入了城市型社会时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随之而产生的休闲游憩需求也越来越旺盛。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提到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营造城市宜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内容是对各城市建设公园的迫切要求,也是督促城市绿化发展的推动力。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质的城市公园,往往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例如纽约中央公园),成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反映着城市的气质与居民的品味。对于作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上海来讲,城市公园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更新为研究目的。通过深度挖掘相关网络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结合实地调研及游客访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重点分析了上海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量的研究了上海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特征,定性研究了空间形态,最后阐述了更新的动力机制。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章分析了上海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发现在发展历程上,上海城市公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划定了上海城市公园发展的四个阶段。在发展现状上,发现上海城市公园整体质量不高和区际分布不均的特征。第二,在宏观上文章基于市域范围对上海城市公园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上海的城市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单中心结构的集聚分布特征,且空间分布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与黄浦江的整体流向相吻合。基于当前空间结构特征,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空间结构更新优化的路径。第三,在微观上文章以单体公园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游客访谈发现上海的城市公园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存在游憩质量不佳、文化氛围缺失和外部形态封闭等问题,基于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城市公园在空间形态上更新优化的对策。第四,文章最后从驱动力和提供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公园游憩空间更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对更新的驱动力分析发现:城市的绿化方针政策、城市化的发展、居民的环境需求和城市重大事件是推动城市公园游憩空间更新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在公园的提供方式上主要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三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