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发生过许多次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关二叠纪-三叠纪的生物灭绝事件的研究一直是其中的研究焦点之一。尽管这次生物绝灭和环境恶化的机制及起因存在诸多争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火山作用与该次生物绝灭具有时间上的联系,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层中的火山灰层就是最好的证据之一。另一方面,全球的生态系统在这次大灭绝之后的早三叠世经历了漫长的复苏过程,而导致早三叠世生态环境复苏缓慢的原因一直是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发生过许多次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关二叠纪-三叠纪的生物灭绝事件的研究一直是其中的研究焦点之一。尽管这次生物绝灭和环境恶化的机制及起因存在诸多争论,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火山作用与该次生物绝灭具有时间上的联系,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地层中的火山灰层就是最好的证据之一。另一方面,全球的生态系统在这次大灭绝之后的早三叠世经历了漫长的复苏过程,而导致早三叠世生态环境复苏缓慢的原因一直是未知的,关于早三叠世的海洋生物复苏及演化的研究尚比较缺乏。因此,对早三叠世火山作用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对当时火山作用的强度和频率具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还可以据此分析在该时期的火山作用和生物曲折复苏之间的耦合关系。此次论文研究的早三叠世南漳—远安动物群,是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之一,是研究三叠纪生物复苏的重要载体。该动物群发现于鄂西南漳—远安一带的嘉陵江组二段上部的纹层状灰岩中,同时赋存地层中发育多层火山成因粘土岩,为探究火山作用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了研究该时期火山作用和动物群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该地区出露最好的远安张家湾剖面作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动物群赋存层位的藻纹层、化石丰度及Hg/TOC的比值等多维度的研究,揭示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海生爬行类化石大多保存于藻纹层灰岩中,且藻纹层发育略早于海生爬行类化石数,表明藻类可能为南漳—远安动物群海生爬行类的繁盛提供了条件;2、通过剖面动物群赋存层位中化石数量的精细变化曲线,根据化石数量变化将南漳—远安动物群海生爬行类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初期发展期,不稳定期,再次发展期,动物群消失四个时期;3、采用Hg/TOC的比值作为火山物质指标来,将比值在地层中的变化曲线划分为四个阶段,发现第二阶段Hg/TOC的比值高并且波动较大的地层恰好对应动物群的不稳定期,动物群化石数量的较低水平。就此次研究而言,动物群中藻类和海生爬行动物自下而上的演化规律与火山物质在地层中的变化体现了南漳-远安动物群与火山物质之间存在较好的耦合关系,早三叠世晚期南漳—远安动物群中火山作用的增强可能造成了阶段性的全球变暖、海洋缺氧等环境变化,从而抑制了南漳—远安动物群中生物的生存。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养老机构老年综合评估工具的现状和发展,为今后养老机构开发老年综合评估工具以及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7月的相关文献,并检索相关网站,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全面收集养老机构老年综合评估工具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1 619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4篇,经数据提取后共总结出14种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灾的预防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针对此情况,本文对智能巡检灭火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目前火焰识别方法中存在识别率低、识别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一种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进行火焰识别的方法。首先,建立火焰图像数据集,并对火焰图像进行灰度化、滤波、二值化以及形态学预处理;其次,提取预处理后的火焰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和方向梯度直方图特
目的:采用仿生纳米粒技术构建不同表型来源的巨噬细胞膜仿生纳米颗粒(记为PNP@MP),研究其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吸附中和效果,同时评价其体内治疗作用及对PNP@MP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炎症细胞因子风暴提供可能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纳米颗粒,然后利用动态光散射仪及透射电镜检测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基于硼亲和作用的顺式二羟基类化合物检测分析的新方法。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建立两种高亲和硼酸功能化纳米颗粒(PEI-BA-MNPs)辅助富集分析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别对真实样品中人参皂苷Re和链霉素进行选择性分析。2.开发一种新型二硼酸(DBA)辅助标记和分析方法,通过最常用的色谱技术(RPLC-UV)对真实样品中的糖类进行有效分析。方法:1.基于硼
江达-维西陆缘弧中保留有大量金沙江古特提斯洋二叠纪-三叠纪时期西向俯冲的岩石学证据,为理解金沙江古特提斯演化过程,前人对江达-维西陆缘弧及其邻区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对陆缘弧北段三叠纪火山岩的精确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极大限制了对金沙江古特提斯北段构造演化过程的理解。本文选择江达-维西陆缘弧贡觉地区及邻区昌都地块边缘出露的三叠纪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详细的地
我国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全国已经建成的水库有9.8万多座,蓄水容积达9亿立方米,居世界之最。水库的建设在带来大量淡水资源和清洁能源之外,也引起了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表明,水库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库水载荷作用、孔隙压力扩散作用、地下水对断层物质的浸润、软化作用等,在发震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作用在何种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目前仍无定论。本研究利用扩散方程得到的孔隙压力与孔隙弹性
陇东南地区古—老滑坡在软弱地层控制及强震活动诱发条件下的潜在复活风险是影响该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与重大工程建设的主要地质安全风险之一;同时,不同诱发条件下的滑坡复活机理与演化过程也是同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天水秦安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的雒堡村巨型深层泥岩滑坡为例,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测、原位地脉动测试、工程钻探、岩土体室内蠕变、动力学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分析了区内大型滑坡灾害发
从墓葬考古的角度来看,唐代道教镜出现的年代、在丧葬中的功能等问题仍有讨论的必要。目前的考古材料还不足以否定王度《古镜记》及其“古镜”的年代为初唐或盛唐早期的可能性。《上清长生宝鉴图》所载第二种镜图的年代应不晚于七世纪后半叶。这份镜图或其所代表的实物才应该是《古镜记》之“古镜”的真正来源。
长期以来,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供应中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其中,煤炭资源的占比最高。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下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沉积煤尘,当进行爆破作业或者发生爆炸事故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将沉积煤尘卷扬起来形成煤尘云,煤尘云遇到明火被点燃很容易发生二次煤尘爆炸事故。目前,针对沉积煤尘卷扬机理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
现代工业中,具有优异性能的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使用量逐年剧增。生产、服役到寿命终止期间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然而这些热固性材料无法自行降解,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当前及未来的十几年里,大量碳纤维废弃物亟待处理。本课题聚焦废弃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需求,采用机械回收方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以废弃碳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为研究核心,以“废弃碳纤维及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