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建立检测血清IgG4水平的ELISA体系及其临床应用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的定量检测人血清中IgG4浓度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并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检测血清IgG4水平的ELISA体系的建立:①用鼠抗人IgG4抗体包被ELISA板,并用人IgG4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建立检测血清IgG4水平的ELISA体系;②送检10份血清标本至日本金沢医科大学(应用Binding Site试剂盒)进行IgG4水平检测,并将我们的结果与之比对,以检测本体系的准确性;(2)本ELISA方法的临床应用:①应用此ELISA法检测了53例正常人、1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1例干燥综合征(SS)、21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PM)患者血清IgG4水平。数据统计采用单样本方差分析。②对临床中遇到的确诊或高度怀疑疑似IgG4-RD患者血清IgG4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临床特点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1)我们建立的ELISA体系较稳定,标准曲线可重复性好,与日方合作组的检测数据吻合性较好;(2)53例正常人、103例SLE、41例SS及21例DM/PM患者血清中IgG4水平分别是:0.23±0.16g/L;0.16±0.15g/L;0.22±0.18g/L;0.40±0.32g/L,且与正常人相比,SLE、SS、PM/DM患者血清IgG4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例临床患者血清中IgG4水平均>1.35g/L,分别是1.63g/L、4.65g/L,在激素治疗后IgG4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该ELISA能够准确、敏感、稳定地检测患者血清IgG4水平,且成本低,易于操作,可向临床推广;多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IgG4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一定程度上,血清IgG4水平可用于IgG4-RD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第二部分探讨SMSs在SLE发病中的作用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uclear cells,PBMC)中鞘磷脂合成酶(sphingomyelin synase,SMS)的表达水平,来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2012年于本科室就诊的33例SLE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10ml,淋巴细胞分离液提取PBMC后应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并逆转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RT-PCR)方法检测二者PBMC中SMS1(sphingomyelinsynase1)和SMS2(sphingomyelin synase2) mRNA的表达水平是否有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SLE患者和健康人PBMC中代表SMS1mRNA表达水平的ΔCt1(Ct(SMS1)-Ct(GAPDH))的平均值分别是5.86±1.21、6.6±0.625;反映SMS2mRNA表达水平的ΔCt2(Ct(SMS2)-Ct(GAPDH))的平均值分别是12.64±2.0、13.84±1.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PBMC中SMS1和SMS2表达水平较正常人均显著升高,提示高表达的SMSs可能通过“SMSs-鞘磷脂-脂质筏”轴线而在SLE患者PBMC的过度活化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可能参与SLE发病而成为SLE的治疗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