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从汉代造型艺术中兽纹装饰的兴起展开,从原始社会兽纹装饰的产生,到春秋战国、秦代兽纹装饰的发展历程,归纳出兽纹装饰的发展概况。再从汉代造型艺术中兽纹装饰的历史成因来分析,主要从大汉帝国的形成与巩固,两汉儒学大一统思想的礼教作用,道教神仙巫术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展开对两汉兽纹装饰的发展历程、形式特征以及审美意蕴的阐释。西汉初期,兽纹装饰发展迟缓,更多地承接了战国遗风,呈现出自然延续的状态。其中兽纹装饰在帛画和漆画中占据首要位置,人首蛇身、奇幻异兽纷然而至,画面有引向天界的视觉效果。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至汉章帝(公元76年至公元88年)时期二百余年间,是汉代造型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兽纹装饰最活跃的时期。因厚葬之风盛行,以及谶纬之学的影响,帛画、墓室壁画以及漆画等造型艺术极为盛行,这时大批祥禽瑞兽伴随着几何纹饰的运用成为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统治者利用天地瑞兽装饰体现对其德行的肯定,也是向往死后追求天人合一的体现。汉和帝时期(公元89年至公元105年)至汉末,汉代兽纹装饰发展趋向成熟的阶段,兽纹种类空前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刻绘技巧娴熟,兽纹装饰占据了造型艺术的主导地位。造型艺术逐渐扩展到各个门类,但其用意仍不在于装饰,依旧体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封建教化作用。尤其是画像石、画像砖的空前繁盛,使兽纹装饰的表现形式更多从宴乐、射猎、战争、采桑等现实生活题材中突出兽纹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兽纹装饰不再使用某一种动物形象,而是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相互组合穿插形成新变体。表现手法更加夸张化和自由化,甚至升为图腾崇拜,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量,显示出汉代宏大巨阔的造型之美。但其稚拙的造型,缺乏精准的表现能力,其内容未能突破某种程式的约束,直到唐代纯熟的技艺下盛行的植物纹饰,兽纹装饰逐渐失去了风采和意蕴。兽纹装饰表现在造型艺术中,从内容到题材的不同,表现方式到造型手段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而在汉代形成的审美思想指引下,汉代兽纹装饰的形式特征又具有相通性,从艺术形式本身来探讨其美学意蕴,这个过程鲜明地反映了对美学形式的追求。概括来说从质朴古拙,动感有力,满密繁复这三个方面的形式特征来表现兽纹装饰造型艺术,表现在相对独立的艺术样式(如雕刻、绘画)中逐渐趋于成熟的发展。本文分析汉代造型艺术中兽纹装饰的美学意蕴首先概括为生命力量之美,看似质朴古拙的兽纹装饰,必然蕴含着内在的审美性,那种浑然天成的整体性的内在力量和对生命力的赞许构成了汉代兽纹装饰的美学风格。其二是自由夸张之美,以动物为符号或象征的神仙奇幻世界成为重要的艺术内容和审美对象,使得艺术风格更为生趣盎然,自由夸张,挥洒自如。表现出汉代人自由不羁、挥洒如墨的审美意蕴。其三是宏大巨阔之美,在汉代造型艺术中,把兽纹装饰这种艺术形式的张力和活力运用到了极致。从艺术形式和审美气蕴中都体现宏大巨阔之美,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尽管粗拙笨稚,却气派雄沉,令人心胸开阔。基于对以上汉代兽纹装饰的阐释与综合探讨,雕绘相济的造型,流动劲健的线条、灵活多变的构图,赋予它独特的形式美感。写实主义、浪漫主义互为表里的交汇融合,使之呈现出丰富多姿的美学风格,即使在今天,汉代兽纹装饰仍散发着迷人的精神魅力,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